時間:2014-04-10 09:05
來源:中國大氣網
作者:成苗苗
霧霾再襲京津冀,但國內對治霾路線圖仍然存在爭論。2014年3月22日,在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和中國大氣網聯合舉辦的“大氣高級戰略沙龍”首場活動中,眾位專家對中國大氣污染成因進行探討,專家們一致認為當前節能減排應是大氣治理的重中之重。而近期,壓減燃煤在減排中呼聲最高,對此,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元提出“通過對燃煤鍋爐煙氣的深度凈化治理,完全可以實現煤炭的清潔化利用。不必給煤炭戴上一頂臟兮兮的帽子,動輒就關停搞替代”。
煤炭能源主導現狀短期很難改變
張開元說:“在中國,我覺得現在、未來若干年,煤肯定是主要的,一次能源里當家的就是煤”。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很難改變”。因為我國的煤炭資源比起其他能源來講相對豐富得多,油氣資源相對比較貧乏,中國將近70%的一次能源來自于煤。
面對煤炭燃燒帶來的污染,壓減燃煤,推廣清潔能源成為大勢所趨,北京市日前甚至提出五年內壓減近六成燃煤,采用清潔能源替代。但是“因為剛開始發展,所占的比例實際上很小,風電在發電里面只占2%,在一次能源當中,估計連1%都不到,只有零點幾,主要還是靠煤”,張國寶說。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道:“煤炭現在的比重為66%,也就是說,煤炭想要減少1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清潔能源今年必須是去年的150%。”可見,短期內實現清潔能源替代煤炭還面臨很大困難。霧霾重壓之下,節能減排刻不容緩,我們應該怎么辦?
國內煤炭清潔利用技術成熟,標準高于發達國家
基于目前的能源結構,張開元認為,“我們現在應該考慮的是怎么把這樣一個認為不大干凈的有罪過的能源清潔化利用的問題”。而按照國家最新的排放標準,國內煤炭清潔利用在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這不是困難的事,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把火電廠直接做到像天然氣一樣的排放標準,歐洲有人做到了,中國也能做到。我們準備派人到歐洲交流,吸取這個技術過來,要把二氧化硫控制在20毫克,塵要在5毫克以內,氮氧化物是50毫克,這個基本上就和天然氣接近了”,張開元說。
但是,對于接近天然氣水平的標準,張開元認為“沒有必要,現在電廠鍋爐的排放標準已經相當可以了,一點不比歐洲差,也不比美國差,我到美國和歐盟去推廣技術,他說用不著這么高。我們要耐著點性子,不要一急了就把標準提高了,提高了沒用,頂多導致大家作假”。
減排關鍵在于推進第三方運營
盡管多方聲音支持煤炭清潔利用,為煤炭脫去“黑帽子”,但煤炭清潔利用并非易事,產業界對于如何保障企業煙氣排放達標仍存在困惑。張開元在“大氣高級戰略沙龍”中提到,目前,技術和標準都不是問題,而要實現減排目標,最關鍵的是改變監管機制,推行第三方運營。他認為應該“建立社會組織,讓社會來監管,排污企業來監管,治污單位來負責,治污單位收費了就要負責任,搞第三方治理,在中國可能是一條比較有效的途徑”。
參加“大氣高級戰略沙龍”的其他專家也一致同意第三方運營的觀點。今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提交了一份“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提案,認為,大力推行工業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確立“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新思路,正當其時。提案指出“污染第三方運營一方面排污企業由于采用專業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達標排放率;一方面政府執法部門由于監管對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執法成本;此外,還刺激了環保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可謂一舉三得”。
編輯:成苗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