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國家和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實施的第一年,省財政加大資金統籌,推動大氣污染防治。
今年以來,山東已經累計投入56.3億元用于大氣污染防治,比去年增長3.3億多元。 省財政以國家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試點為契機,成功爭取聊城市入圍試點市;今年2月,山東出臺《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目前省級已累計安排空氣質量生態補償金1.2億元,幫助相關城市提升大氣污染防治;省財政安排8.61億元,加快淘汰黃標車、鼓勵更新老舊車、獎勵推廣新能源車;安排14.59億元,用于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異味)治理、重點城市燃煤鍋爐替代改造等;今年省級還籌集資金3.62億元,對造紙、鉛蓄電池等11個工業行業的68家企業落后產能實施淘汰關停及其后置工作;籌集27.49億元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實施建筑節能改造、太陽能集熱等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補政策;并安排5450萬元,保障大氣質量監測體系運行。
編輯:李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