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3-05 17:22
來源:E20環境平臺
為聲援兩會,發出環境產業聲音,E20環境平臺聯合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中國環境報、上海環境院,征集兩會建議,得到了媒體和行業的積極響應。昨天發布了首批建言,今天第2批也正式發布,綜合兩批建言結果,建議環保部權歸中央、實行垂直管理,以及嚴格執法、強化信息公開成為多數人的呼聲。
第二批具體建言內容如下,后續仍將持續發布,歡迎大家建言(建言活動見下附):
鄧志光(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
環境保護需要合理的制度、標準,不是越嚴格越好;政府部門需要協調各方利益,不存在誰輸誰贏,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與依托;需要全民環境意識提升;
胡文(貴州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貴州楚天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應用研究員):
1、建議環保行政管理實施垂直管理,克服地方環保部門來自地方政府干涉難作為的局面。
2、建議國家出臺城市垃圾焚燒指導意見,并明確可以實施垃圾焚燒城市名單,減輕地方政府在垃圾焚燒項目實施過程中遭受“鄰避現象”煎熬,推進垃圾焚燒。
3、建議出臺支持環保公益組織發展的政策,對環保公益組織監督環境違法給予經費支持。
4、建議強制實施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環境執法強度,大面積減少環境違法現象。
廖足良(挪威康碧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博士):
理順污泥處理后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強化不同部委的協調體系,和監管體系;強化基礎數據的采集和共享,使得到安全處理的生物質回歸土地得到落實
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和資助水平,主力產業升級換代。
豐洪斌(聯合水務總裁助理、業務發展部總經理):
環保主要問題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根源是經濟發展排中心地位。建議中央改變地方政績評價體系,不惟經濟論,加入環保評價指標。
另外,建議環保系統直線管理,各地環保管理者不受地方約束,真正賦予其按標準監督檢查的職能。
虛客(惠州綠泰環保公司總工):
如今環保多成了名人的公益光環或秀場,而默默為環保事業做實事的龐大環保從業者在這個時代被忽視,缺乏職業榮譽感。建言在社會宣傳環保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有利于增強環保從業人員的自豪自律感,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
黃成德(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主任):
1、 建議環保部門實行垂直管理;2、建議人大修訂《固廢處理法》,把城鄉垃圾分類、清運
和終端處理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百事德機械(江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銷售總經理陶順生:
1、監管的目的是保護達標企業,培植良好市場,以防止或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污染或破壞。政府應制定全面可行的行業標準,嚴肅嚴格實施。強化政府、職能部門和市場的監管力度,違者必究,進行曝光、重罰或禁止。2、在倡導和推廣環保節能產品上作出具體的更有力的措施。比如我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高速高效節能風機,能夠節能15-30%,也意味著減少燃煤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但很多用戶單位,暫時還不會從長遠利益去考慮。希望政府可采取措施,支持和引導將環保節能產品推向市場并做到普及。
神州暢游導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逸:
如何創新環境管理模式、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已成為環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建議:有關部門加快推進環境管理智能化體系建設,改變傳統管理模式,把互聯網科技與環境管理工作有機結合,運用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對城市環境質量實施全方位實時動態監管,構建環境管理模型對監測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對可能發生的環境問題及時預警并提供解決方案,提高環境管理工作的時效性、準確性和客觀性,為各級環境管理部門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實現環境管理工作的新常態。
于繼林(新疆森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作為新疆唯一一家以城市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為原料來進行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的企業,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都未將城市垃圾處理用地納入城市的總體規劃中,建議:出臺城市垃圾廢棄物處理用地的優惠政策,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環保產業,推動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
M(大慶吉益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馬宏偉):
建議未來多關注農村垃圾處理。我們國家的大中城市,都已經建設大型垃圾處理設備,或者發電、取暖等等。但是在農村,垃圾無法處理,只好填埋。不僅污染土地,地下水也遭受污染。而且還大量占有土地。農村垃圾處理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亟待解決。我們可以想像,城市的垃圾處理了,農村的垃圾反而包圍了城市。未來的污染,農村城鎮的垃圾處理,希望一定要重視起來。
叢林漁夫(北京三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樊軍):
我國現階段在環境治理領域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信息不透明問。建議:1、反正環保項目都或直接或間接地使用了財政資金,那么可以從國家層面,如聯合財政部和環保部,建立一個公開平臺,公開項目信息,減少前期成本,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環保工程項目,也便利中小企業參與競爭;2、各部門、部委,共享資金、工程進度、環境監測、財務、企業數據,形成大數據平臺,并向公眾公開,不但有利民眾監督,也有利PPP 模式推廣;3、通過上述平臺真正打通“政、產、學、研、用”產業鏈條,通過扁平化的信息傳遞,使有限的市場資源、科技資源、資金資源得到快速合理配置。
同時建議將垃圾分類,從城市循環經濟系統的角度進行整體規劃,將后端的處置與前端的分類收集、分類轉運結合起來。
弗朗西斯·高爾頓爵(廈門翰宜環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主管劉龍):
1、建議將地方每個排放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企業名稱等信息,在地方網站或相應公告平臺
進行實時公布,并公示其排放參數和標準,或者在其廠區門口設置電子屏幕顯示實時排放參數。相關數據與屬地監管部門實時聯網,便于社會監督。2、對于超標不達標企業,設立相關的舉報平臺舉報(電話、網絡、郵箱、微信等);對于發生污染違規企業,不只是罰款,應該對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負責人同時作出嚴肅處理,同時對于舉報人給予一定獎勵(獎勵制服)。3、對于項目前期的環評工作,要充分論證,延長公示期。4、加大保護環境的宣傳力度,規定所有單位,團體播放宣傳片等進行學習。 讓每個企業,每個人,都嚴于律己,敬畏法律,把“環保”當成責任和義務!
Aiw(武漢華信數據系統有限公司企發部經理艾偉):
建議將水務信息化管理作為一項法規建立起來,輔助第三方水務運營管理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實現集約化、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標準。
劉夢雨(環保產品推廣與銷售的企業工作者):
個人認為政府可以在央視等媒體多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國家媒體的宣傳對公眾的影響力很大,并加大對環保行業及環保產品研發銷售企業的扶持力度。國家的燃油標準較國外低了一個檔次,導致各種用油設備廢氣排放很嚴重,可以適當扶持各種可以減少廢氣排放的產品加快進入市場。
【附】我為“兩會”建言
征集對象:
環境企業從業者、專業研究者及環境媒體人
征集時間:
2月28日-3月8日
征集要求:
建言控制在300字內。力求言簡意賅。
建言方法:
1、 直接回復中國水網固廢網微信公眾號(chinawaternet),回復時注明建言人的姓名及工作職務;
2、 回復建言郵箱:news@h2o-china.com;
3、 參與相應群討論活動,屆時有專人負責對群討論進行整理。
所集建議,將在E20旗下三大網站(中國固廢網、中國水網、中國大氣網)和微信公眾號,和《固廢觀察》雜志進行專題發布,同時在中國環境報、《環境界》雜志、《固廢觀察》微信公眾平臺選擇發布,并在相應微信群進行發布、傳播,后續將整理成冊,呈送環保部、住建部等相關部門領導,及行業人大、政協代表等。
編輯:成苗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