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3-27 14:16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成苗苗
“向污染宣戰”一聲號令,各界紛紛響應,apec藍、兩會藍、穹頂之下幾度掀起霧霾治理的熱潮,政府和產業界都在尋求解決方案。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熊躍輝曾多次強調:“污染的防治離不開科技的支撐”。3月27日,“2015(第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開幕,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表示,《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在修訂,今年有望發布,鼓勵開展大氣方面的科學技術研究,鼓勵推廣先進使用的技術和裝備等相關內容都是本次修法的關注點之一。
大氣治理領域,不乏想要積極進行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的企業。然而,受制于市場的開放力度,大氣污染治理技術進步仍面臨難題。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元此前接受中國大氣網記者采訪時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先進的技術需要長周期、持續的投入和開發,這個過程很艱難,所以真正愿意踏踏實實進行新技術研發并產業化的企業并不多。而新技術開發出來卻往往短時間內就被復制,被分享,如果沒有有效的技術保護措施,既擾亂了市場,又會極大地挫傷創新型企業的技術創新熱情。”作為一個企業的掌舵人,張開元也曾經表示了自己的期望:“應該保護市場技術進步,我特別希望國家環保科技的主管部門對先進的技術給予支持,鼓勵市場上所有的環保企業和科研機構把心思放到技術的創新和進步上,同時進行技術鑒定,使假冒偽劣的技術浮出水面,保護真正的先進技術,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本次論壇上,劉志全的發言讓很多企業家很振奮。他介紹,目前,《大氣污染防治法》已經提請全國人大修改,“這是對于治理霧霾,空氣質量的改善,非常重要的一部法律,而且非常細化。”國家鼓勵和支持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適用的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揮科學技術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鼓勵和支持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相關內容或將出現在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中。
另外,劉志全透露,本次修法,將強化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包括源頭防控、公眾參與、排污許可證制度、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內容,同時會對重點區域、行業,多污染協同治理和區域聯防聯控作出了專門規定。劉志全表示,新《大氣污染防治法》預計今年能夠發布。
編輯:成苗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