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5-18 13:19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任萌萌
5月13日,在E20環境平臺舉辦的“鏗鏘三人行”活動中,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國投創新)執行董事翟俊作為對話嘉賓,就當前環境產業與資本的“聯姻”話題,發表了以下12個引發產業思考的重要觀點。
關于環境產業的市場空間
1.法律法規倒逼產生市場機會。“水十條”的誕生激發了目前中國4至5萬億的環保市場需求,可見在法律法規驅動下,市場機會可一直存續,并呈現出階段性特點。
2.環境問題為環境產業鏈提供了很多新的機會。現在環境問題迭出,社會公眾往往因為健康問題而產生了很多環保需求,例如安全飲水的需求就為水產業鏈帶來了新的機會。
3.政府逐步退出,給民營企業增加了市場機會。隨著國民經濟飛速發展,民營企業的運營效率提升,加之政府投資能力下降,在新增投資方面,民營企業的機會會越來越多。
4.市場供給能力上缺口大,需要更多的產業主體來承接市場需求。“水十條”帶動起4至5萬億的需求,而目前所有上市環保公司的總產值還不及1000億,市場供給的巨大缺口顯而易見,需要有更多的環保公司來填補不足。
關于環保企業上市
5.目前從整體上看,環保企業為了滿足越來越高的要求,在服務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都在不斷提高,隨著環境需求不斷增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環保企業上市也在被資本市場關注,乃至看好。
6.環保企業“上市圈錢”是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做大做強,實現夢想。上市,代表企業在一個階段上了一個臺階。企業打通融資通道能讓市值不斷做大,也能讓資本市場對企業的現有業務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更好地推動企業做大,進而讓員工、股東以及社會都有所獲益。從大的邏輯看,上市,不排除圈錢的想法,但最終是能促成做企業、做環保的夢想。
關于創投基金的投資
7.目前,創投資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有社保、國有投資公司、民營資本等。其投資模式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投資產類,例如購買一些市政污水處理或水庫等,會有地域差異,收益較低,但是較為安全穩定。第二類,投企業股權,例如國投創新投資過博天環境集團、北京排水集團,通過企業的快速發展將投資收益放大化,同時,較高收益往往對應著較高風險。目前,國投創新在環境產業的投資主要在企業股權方面,而對于“投資產”,尤其是大資本對接大項目,由于目前確保投資安全的工作繁冗而易導致項目無法進行,又沒有成功案例在前,所以較少涉獵。
8.資本與環境產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往往導致“缺錢的”和“有錢的”對接渠道不暢。例如好項目找不到投資方,投資方有找不到投資機會。資本和資產類的投資項目需要有效對接,所以,有必要參加E20環境平臺的活動,從而發現好的機會做投資。
9.投資方和被投資方都需要合作做伙伴來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產業判斷和項目判斷。目前好的項目才是資本與產業聯姻的關節點。有好的項目,投資機構才能在資本和項目對接后通過少數股權資金、可轉債、PPP、收購兼并、二級市場增發等多種方式,幫助做到有效的資產運營。
關于“互聯網+”
10.環保屬于傳統產業,投資基金本就偏少,所以VC、天使投資等追求高收益率的投資基金會比較少;相反,在互聯網領域,VC和天使投資不論是投“運動員”,即企業,還是投“跑道”,即具體行業,都有可能獲得高收益,而這些在環保領域都是不易實現的;所以,除非環境產業真正從傳統轉型,否則不會輕易有VC或天使投資來追逐。
11.對于環境企業嘗試轉型,例如,環保企業融合“互聯網+”思維,從B2B轉到B2C業務,其從人才、經驗到市場、競爭等若干因素導致風險較大,但是如果還在可試范圍內,也可以考慮創新發展。
關于設備公司價值判斷
12.創新,是制造業領域所有企業都要跨過的坎。目前國內很多環保設備公司一直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經驗的過程中不斷進步,隨著國家的發展,也不斷出現像碧水源一樣嘗試創新并取得進步的企業。投資機構也樂于同這些企業或相應的項目實現合作對接,做成投資,也實現共贏。
在6月4、5日即將舉辦的“2015(第九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上,將特別設置“資本助力”環節,探討“誰是最有錢途的技術企業?”、“產業如何對接資本?”,屆時,會有深耕環境產業多年的投融資專家擔綱主持,促成博天環境、碧水源、賽諾水務等眾多優秀技術企業以及與會聽眾的互動對話,共同探討效果時代下環保技術企業的發展之道,敬請關注!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