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17時,國電江陰蘇龍熱電有限公司6號330兆瓦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后的168小時試運行。6號機組煙氣在線監測數據顯示:煙塵排放濃度為2毫克/標準立方米左右、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為20毫克/標準立方米左右、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為40毫克/標準立方米左右,這標志著6號機組經過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指標已經達到燃氣輪機排放標準。
為滿足國家最新《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促進地區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實現能源新常態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布局,蘇龍公司未雨綢繆,主動作為。2013年、2014年分別完成6臺機組低氮燃燒、SCR脫硝、電除塵擴容等改造工作;2014年7月和12月,先后完成二期兩臺140兆瓦機組和三期一臺330兆瓦機組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兩臺140兆瓦機組成為江蘇省內首套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機組。今年5月底前,公司完成6號機組超低排放技術改造,至2015年底,公司6臺機組將全部改造成“超低排放”機組。
據了解,6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采用石灰石-石膏單塔雙循環濕法脫硫工藝,脫硫裝置設計脫硫效率大于98.6%,濕式電除塵器裝置設計除塵效率85%,煙氣再熱器設計加熱濕煙氣至80℃以上。改造完成后,6號機組每年可在原基礎上減排二氧化硫約180噸、氮氧化物約350噸、煙塵約120噸。
蘇龍公司對燃煤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技術改造的成功實踐,既踐行了“綠色國電”的發展理念,也充分體現央企的社會責任,對改善區域空氣質量,實現煤炭清潔利用,促進地區能源消費方式的轉型升級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編輯:李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