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先鋒之路:近距離觀察清新環境超低排放技術

時間:2015-08-04 10:12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全新麗

去年7月,《火電廠大氣污染排放物標準》出臺,號稱史上最嚴格的火電排放標準。該標準規定今年7月1日起,新建火力發電鍋爐執行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為每立方米30 mg、100 mg、100 mg;以天然氣等氣體為燃料的鍋爐或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分別為每立方米5 mg、35 mg、50 mg(天然氣鍋爐為100 mg);對重點地區的火力發電鍋爐排放標準排放限值分別為每立方米20 mg、50 mg、100 mg。隨后在9月份,國家三部委聯合下發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文件,進一步明確要求我國燃煤電廠將逐步實現燃機機組的排放限值。

伴隨此類環保政策的出臺,火電機組改造運動給主營脫硫脫硝除塵的環保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以技術見長的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清新環境”)表現尤其出色。7月30日,中國大氣網記者近距離觀察了清新環境自主研發的單塔一體化脫硫除塵深度凈化技術(簡稱“SPC-3D技術”)在神華萬州電廠的實際運用。

助力萬州電廠率先實現超低排放

7月30日,由新華社全媒體治霾在行動活動組委會發起的“新華社全媒體治霾在行動”系列活動——走進萬州暨“萬州電廠超低排放技術交流會”在重慶萬州舉辦。

微信圖片_20230424152804.jpg

此次,活動組委會走進萬州,旨在探討國內超低排放現狀及技術路線,分享超低排放改造的先進經驗,傳播適宜我國火電發展的經濟、高效的超低排放技術。

會上,來自萬州環保局、神華神東電力重慶萬州港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萬州電廠”)、西南電力設計院、華北電力設計院、華北電科院、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部分發電企業的與會代表就超低排放新型技術的應用及SPC-3D技術的優勢和實際運用中的問題以及環保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等議題進行了充分討論和交流,并受邀參觀了萬州電廠,各與會嘉賓對于萬州電廠超低排放的實際運行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

萬州電廠規劃建設6×10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及千萬噸級儲煤基地和中轉碼頭。2012年開工建設一期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據萬州電廠副總經理李樹民介紹,該廠1號機組已于2015年2月9日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并同步實現脫硝、脫硫、除塵超低排放,目前機組運行穩定,各項參數正常。

22_副本.jpg

據悉,該廠的脫硫、除塵改造選用了清新環境SPC-3D技術,脫硫效率99%以上,煙塵濃度遠低于5mg/Nm3。該技術的應用使得整臺機組在短時間內便完成了超低排放工程,排放結果完全達標。目前,該機組為國內投運容量最大、參數最高的燃煤電站鍋爐,亦是國內首臺百萬等級、一次再熱溫度為620度的高效超超臨界、超低排放機組。

會上,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的測試結果顯示,#1號機組脫硫裝置在520MW負荷下,進口煙塵質量濃度為13.83 mg/m3(標態、干態、6%O2),出口煙塵質量濃度為4.30mg/m3(標態、干態、6%O2);在750MW負荷下,進口煙塵質量濃度為14.77 mg/m3(標態、干態、6%O2),出口煙塵質量濃度為4.59 mg/m3(標態、干態、6%O2),脫硫裝置出口霧滴質量濃度為24.63 mg/m3(標態、干態、6%O2)。

萬州電廠_副本.jpg

針對近期業內對萬州電廠超低排放出現不達標及存在“石膏雨”等質疑,中國大氣網記者隨參會人員一同到現場近距離觀察,并親自登上吸收塔。從電廠集控室的運行實時數據顯示1號機組煙氣出口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濃度分別為2.1mg/Nm3、3.4mg/Nm3、20.4mg/Nm3,完全符合超低排放標準。通過塔上部人孔門觀察排煙情況和孔內的設備結垢情況,發現孔內煙氣潔凈,管束壁面無任何塵垢,排煙及塔周邊亦無任何石膏痕跡。

3_副本.jpg

SPC-3D技術的優勢

另外,中國大氣網記者了解到,清新環境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一個相關活動上宣布,將與有志于燃煤煙氣治理的踐行者們共同分享SPC-3D技術,不收取技術專利使用費。截止目前,已經有近10家企業同清新環境簽約,清新環境履行了技術分享的承諾。

據介紹,SPC-3D技術是清新環境于2014年底自主研發成功的超低排放新型技術。該技術是煙氣通過旋匯耦合裝置與漿液產生可控的湍流空間,提高氣液固三相傳質速率,完成一級脫硫除塵,同時實現快速降溫及煙氣均布;煙氣繼續經過高效噴淋技術,實現二氧化硫的深度脫除及粉塵的二次脫除;煙氣再進入束式除塵除霧裝置,在離心力作用下,霧滴和粉塵最終被壁面的液膜捕獲,實現粉塵和霧滴的深度脫除。該技術具有單塔高效、能耗低、適應性強、工期短、不額外增加場地、操作簡便等特點。可在一個吸收塔內同時實現脫硫、除塵除霧,脫硫效率高達99%以上,滿足二氧化硫排放35mgNm3、煙塵5mgNm3的超低排放要求。

該技術在費用方面也具備優勢。該技術改造吸收塔內構件,實現脫硫除塵一體化,投資低于常規技術約30%-50%。且離心管束式除塵器不耗電,阻力與除霧器相當。運行費用是常規技術的20%—30%。

該技術適用于燃煤煙氣二氧化硫和煙塵的深度凈化,尤其為我國燃煤電廠實現煙氣的超低排放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除了萬州電廠,目前已在國內成功應用于大唐山西云岡電廠、華潤首陽山電廠、神華安慶電廠、國華孟津電廠、國華三河電廠等在內的百余臺火電機組。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