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06 10:17
來源:E20環境平臺
中國大氣網援引央視新聞微博報道,北京市部署空氣重污染應對措施有關工作會議消息:12月5日至9日,北京、天津、河北多地或再次出現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夜間有霧,最低能見度低于1公里。10日京津冀或有降水且北風加大,霧、霾逐漸消散。剛剛呼吸了僅僅3天的新鮮空氣,霧霾又來了。
12月5日,北京提前啟動了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北京市環保局還要求,12月7日0時至9日24時,全市實施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措施,將加大對工業企業停限產、餐飲油煙、重型車輛停駛等措施的執法檢查、巡查力度。
同樣是12月5日,環保部緊急印發《關于做好12月5日至9日空氣重污染過程應對工作的函》,要求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等?。ㄊ校┱J真總結近期空氣重污染過程應對工作的經驗和不足,切實加強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密切關注空氣污染變化情況,要按空氣質量預報結果上限確定預警級別,做好應急響應,并根據預測情況及時調整響應級別。
這意味著,包括北京空氣污染預警“橙紅”之爭等在內的預警級別爭議,引起了環保部的重視。
在11月底,華北多地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在距北京四百公里外的河北省邢臺市在省內率先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接下來,唐山、石家莊等地先后發布大霧紅色預警。然而北京在重霧霾過程中,空氣重污染持續了五天之久,多處PM2.5監測點“爆表”,還有個別監測點PM2.5數字逼近破千,全市35個監測站中,23個達六級嚴重污染。但北京一直維持橙色預警未提升至紅色預警。這一做法做法備受質疑。
一位長期從事環境應急工作的專家也曾向媒體介紹,北京的空氣質量預測水平是全國最好的,最有經驗,但北京在預警方面偏保守和謹慎。他認為,現有的預警發布依據是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均值,但還需進一步貼合老百姓的感覺,“白天都是霧霾,晚上七點鐘開始刮風,到十二點空氣質量全是優,這樣日均AQI就不到重污染了。但老百姓就是感覺今天是重污染?!?/span>
與氣象預報類似,空氣質量預測與現實難免存在出入,但作為一種行政行為,預警發布是否與預案相對應都是有統計的,這位專家認為北京更追求“每次預警發布都是準確的”。
實際上,預警級別爭議問題不止北京,在其他地方也時有發生。如環保部曾通報稱,河南濮陽市在空氣重污染已達到三級應急響應啟動條件時,未從四級調整至三級。
環保部5日緊急印發的《關于做好12月5日至9日空氣重污染過程應對工作的函》中還要求,各地區根據空氣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空氣重污染應對措施落實情況督查,確保應急預案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同時,進一步強化環境監管,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監督管理,嚴厲查處違法排污行為。強化機動車監管,抓好施工揚塵和渣土運輸管理,加大道路清潔保潔頻次,切實減輕揚塵污染。并且要及時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預報信息,最大限度降低空氣重污染過程影響。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