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7月5日發表北京白云路小學《“異味操場”再起風波》一文,對教室甲醛空氣兩份檢測報告進行評述,一份稱為非政府版檢測報告,另一份稱為政府版,文章用采訪對象的話,想說明政府版檢測報告選錯了甲醛測試標準。由于所謂政府版,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報告,天天為全國人民報數據,還承擔著重要辦公區域的室內監測任務,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嗎?仔細讀了該文,發現此文把異味操場與教室甲醛超標相聯系,缺乏根據;認定非政府檢測報告結論,更缺乏根據,此文最需要補足的是有關評定室內外空氣超標常識性的條件,缺乏常識去評價兩份檢測報告,才引起不應有的風波,這是該文最應反思之處。
其一:操場膠塊檢測結果能與操場空氣質量劃等號嗎?該文從題目開始就把“異味操場”與兩份教室檢測報告相聯系,沒有認真考慮異味操場的污染物是怎樣擴散到空氣中,又怎樣輸送到教室里。該文列舉非政府報告顯示該校塑膠跑道中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在每個取樣點含量均高于參考限值,并說明這些污染物長期接觸會誘發癌癥。由于學生不會經口攝入有機污染物,只通過受污染的操場空氣攝入,不實測操場空氣質量,不能隨意下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的污染危害,因為跑道膠塊中的污染物有多少固化后不揮發,有多少可以揮發成為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環境,只有通過環境空氣質量檢測才能獲得評價依據。即使膠塊和教室都測了甲醛釋放量,由于沒有操場空氣甲醛釋放量的數據,仍不能證明教室與操場在甲醛釋放量上有因果關系。
其二:無CMA章的報告有效嗎?非政府版報告一方稱“我們的身份只是作為委托方委托的一個檢測數據的機構”,沒有把報告作為向社會提供的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報告。但是,中青在線的文章卻依然把非政府版報告數據拿出來作為再起風波的一方。所有人都懂得無證行醫、無證警察違法,那么為什么無證報告可以例外呢?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對能否提出合格檢測報告的機構,要對實驗室管理和質量保證系統、基礎能力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考評,是為保證公眾看到的檢測數據有可信度,為什么不尊重這一制度呢?7月3日我看到這兩份報告后,第一認識是這兩份報告不具備可比性。一是無CMA章無法規合法性;二是無CMA章報告將跑道膠塊加教室甲醛測定數據混報,混淆產品檢測和室內空氣檢測,不符合標準規范。對兩份報告我沒有任何偏見,最大的疑問是發現超標22倍的音樂教室,這種檢測結果特別異常案例,有CMA章的單位,一定會有后續措施,可以復測、可以查標樣、可以看平行樣、可以分析取樣過程和方法,現在看,這些都沒有做。如果這家檢測機構經歷了獲取CMA章的培訓和考察過程,對超標22倍的結論一定會有必要的后續措施。
其三,等效測試方法不能任選嗎?對應于同一室內空氣質量國家標準,同一甲醛測試項目,規定幾種測試方法是符合標準化管理的,稱為等效方法。在獲取CMA章考核時,政府版報告單位考核的是分光光度法,選用這一標準規定方法測試,并無不當之處,非政府方選用另一檢測方法也符合標準規定,都無可非議。好比市場買肉,只要使用通過計量認證的秤稱重,只要國家標準規定為等效方法,用彈簧秤、電子秤、哪怕是托盤天平,都有效,就無權限制應選擇哪種方法,不該用哪種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測試方法不斷更新,后來者愿用新方法,很好;先行者愛用老方法,更穩定可靠,也不錯。該文用總站選用的方法是1995年頒布,并說明只適合測工業,是一種誤解。老方法還能保留在國標中,允許測定室內空氣質量,恰恰說明其成熟可靠,并不是政府報告方只會測工業,不會測教室,方法只適用有排放源的室內等等,這些作為標準編制方的環境監測總站在選配測試方法時早有論證。
其四,檢測下限要到小數點后3位嗎?甲醛標準0.1 mg/m3,政府方檢測報告的檢測下限0.03 mg/m3,該文認為還不夠,提出應達0.005 mg/m3的觀點。如果標準提高到0.01 mg/m3,0.03 mg/m3的檢測下限確實需要提高,但國標沒有提高。一定要用0.005 mg/m3的檢測下限報數據至小數點后第三位屬于自愿,但若質量控制水平達不到這個水平,系統誤差影響遠大于檢測下限范圍。從這次報告看,非政府版報告的失誤很有可能出現在取樣和質控系統,而不是檢測下限。因為檢測下限是為了保證測試結果在標準規定范圍。例如買黃金,就需要電子稱,99.99%的成色,一兩一錢都要計較;若是市場買肉,測出幾斤幾兩就夠付款要求了。測量精度跟著標準需求走。教室甲醛濃度檢測下限關鍵看是否能對0.1 mg/m3的國標正確反映,告訴公眾超達標正確結論。政府版報告0.03 mg/m3的檢測下限精度足夠了。
其五,檢測結果哪個報告可信?通過以上四點?課,明眼人會發現政府版報告具有可信性。大多數教室不超標的結論來自政府版報告本是好事,為什么該文卻不相信,反駁的理由又不科學,這應該是媒體尊重科學該補的課。由于音樂教室甲醛超標,是否因為該教室四面墻壁全部掛了隔音木?但是看到音樂教室所用隔音木的甲醛檢測報告,結論達到E0級,為0.43 mg/L,優于美國加州1/2 E1標準,這種材料能否造成室內空氣甲醛濃度達到0.2 mg/m3仍需檢測,以便找到污染源。問監理是否現場換料了?答:未換。好,現在已請國家人造板檢測中心專家現場指導取隔音木樣品再測,查證是否在裝修時偷換用料。
看來,跨領域的知識大家都需要補,需要互相學習,但是作為媒體的中青在線,在沒有完全弄明白之前,向標準化常識質疑是不妥的,這會制造風波。跑道樣塊超標不等于操場空氣超標,隔音木超標,不等于教室空氣質量超標,都需要檢測數據說話。只有找到污染源和空氣質量間的輸入響應關系,才能對癥下藥。在操場封閉取樣和裝飾材料測定結果出來后,找到污染因子,再有針對性的設計室內空氣測定方案,科學的檢測結果才會引出科學的防治對策。中青在線若能跟蹤報道符合標準化要求的現場監測工作,一定會受到歡迎。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