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27 11:19
來源:安康市政府
近日,中國大氣網從陜西安康市政府獲悉,關于印發安康市“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2016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經下發。根據方案,安康將強化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全面開展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家具制造、餐飲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工作,年底前完成天寶實業公司等34家企業VOCs污染治理任務。詳情如下:
安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安康市“治污降霾˙保衛藍天”2016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安政辦發〔2016〕70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安康市“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2016年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安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6月13日
安康市“治污降霾 保衛藍天”2016年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治污降霾˙保衛藍天”五年行動計劃(2013-2017年)的通知》(陜政發〔2013〕54號)和《陜西省“治污降霾˙保衛藍天”2016年工作方案》(陜政辦發〔2016〕26號),推動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向好,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圍繞“調結構、優布局、強監管、嚴考核、廣宣傳”主線,全面推進“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等措施,依法依規治污,科學精準降霾,不斷提高優良天數比例,實現全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年中心城市優良天數不少于291天(其中優天數不少于69天,冬防期間優良天數不少于57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不多于15天,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較上年下降10%以上,細顆粒物(PM2.5)濃度較上年下降3%以上(各縣區指標任務詳見附件1)。
??二、重點任務
??(一)集中治理燃煤污染
??1.加快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加大工業類項目退城入園力度,加快化工、水泥等重點污染企業環保搬遷、改造,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嚴禁產能過剩行業企業落戶,加快清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加大對重點用能企業節能審核力度,建立審核臺賬。積極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加快實施電能替代工程,控制煤炭消費增長速度,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0%。(市發改委、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單位分工中列第一名為牽頭單位,以下同)
??2.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嚴格按照《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和《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11年本)(修正)》要求,在完成省上下達的落后產能淘汰任務的同時,制定全市粘土磚廠淘汰取締方案,建立健全淘汰關閉資料臺賬,淘汰取締粘土磚廠。(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恒口示范區管委會、瀛湖生態旅游區管委會、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負責)
??3.持續開展燃煤鍋爐拆改。全面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城市建成區禁止新建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年完成102臺燃煤鍋爐的拆改任務(漢濱區46臺、漢陰縣10臺、石泉縣9臺、寧陜縣2臺、紫陽縣2臺、嵐皋縣9臺、平利縣4臺、旬陽縣10臺、白河縣5臺、高新區5臺,,對拆除的鍋爐進行登記注銷,動態更新管理臺賬,禁止已淘汰鍋爐重新進入市場。(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4.加快清潔能源推廣使用。切實加大“氣化安康”推進力度,建成20公里中壓管網和屈家河、關廟2個加氣站,天然氣入戶8萬戶,發展用氣大戶100家。就近落實鄉鎮氣化氣源,開展“氣化鄉村”試點工作。年底前,中心城市氣化率達到90%以上,縣級提高到50%以上,重點鎮氣化率平均達到30%以上。(市住建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二)切實強化機動車污染治理
??5.大力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全年淘汰黃標車896輛、老舊車370輛。淘汰車輛應予以拆解,堅決杜絕淘汰車輛流向市場繼續使用。(市公安局、市環保局負責)
??6.嚴格落實禁行限行措施。持續擴大“黃標車”、“無標車”限行和禁行范圍,限行區域由中心城區擴大到各縣城,加大現場執法檢查力度,對違反禁限行規定的車輛予以處罰。積極開展機動車流動路檢工作,將“黃標車”、“無標車”禁行納入交通違章電子監控系統,禁止“無標車”上路行駛。(市公安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恒口示范區管委會負責)
??7.規范機動車環保檢驗行業管理。加強全市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在檢驗設備計量檢定、標準執行及檢測檢驗行為等方面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完善管理臺賬,確保機動車尾氣檢測數據真實、準確。(市質監局負責)
??8.提高機動車環保管理水平。強化機動車環保檢測與標志發放工作,每季度對環檢機構開展一次抽查,對不按規定檢測、弄虛作假的行為嚴肅處理,確保全年環保標志發放率達85%以上,環保標志發放信息實現省、市聯網。(市環保局負責)
??9.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繼續實施公交優先戰略,進一步優化公交線路,建成江南公交總站,優化調整中心城區公交線路2條。積極開展黑車、非法營運車輛整治,建立健全出租車管理長效機制。加快公交車、出租車清潔能源改造,在城市公交、出租以及環衛、物流等領域積極推廣和普及新能源汽車。在中心城區各個方向實施一批連接近郊10公里左右安置點和城市公交站點之間的新能源汽車擺渡項目。(市交通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10.加快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加強城市非機動車道和步行道建設,在商業聚集區、學校、住宅小區等人口密度較大區域合理規劃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點,完善自行車交通網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優先保障綠色出行。全年建成25個公共自行車站臺及附屬設施,投放公共自行車500輛。(市住建局負責)
??11.進一步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加大對成品油生產銷售企業以及油庫和加油站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油品,非法移動加油車售油、撬裝加油站建設等行為,確保全市國Ⅴ燃油供應市場秩序。(市商務局負責)
??(三)堅持從嚴控制揚塵污染
??12.加強施工揚塵監管。制定全市建筑工地揚塵控制方案和重污染天氣城市揚塵污染應急方案,落實建筑工地“灑水、覆蓋、硬化、沖洗、綠化、圍擋”六個100%措施,加大建筑工地揚塵管控和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加快實施城市建成區施工場地視頻監控設施安裝工程,禁止城市建成區現場攪拌混凝土。冬防期間,要適時執行“禁土令”,建筑工地暫停出土、拆遷、倒土等土石方作業。(市規劃局、市住建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恒口示范區管委會負責)
??13.嚴格控制道路揚塵。持續開展公共衛生提升、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廣機械吸塵式清掃保潔模式,持續增加城市干道灑水保潔頻次,不斷擴大機掃范圍,確保中心城市主干道機掃率達到100%,縣城道路機掃率達到70%以上。(市城管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四)強化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
??14.加強工業煙粉塵治理。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重點推進有色、化工、水泥等行業企業實施技術升級改造和污染治理,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督促完成鑫平新型建材等32家工業企業污染治理項目,繼續加大江華集團公司等20家重點涉氣企業監管力度,每月至少現場監察一次,保證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市環保局、各有關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15.提高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水平。制定清潔生產促進規劃,將清潔生產實施情況納入對企業節能減排和企業環境行為評價范圍。在水泥、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強化清潔生產監管,大力開展工業企業清潔生產示范,加快清潔生產先進技術和裝備的推廣應用。(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五)夯實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16.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全面開展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家具制造、餐飲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工作,年底前完成天寶實業公司等34家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任務。全市所有餐飲經營單位必須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營業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企業要安裝VOCS(油煙)在線連續監控系統,并按國、省相關規定要求與行業主管部門聯網。(市環保局、市食藥監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17.嚴查秸稈焚燒。認真組織開展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加強重點時段的監督檢查,嚴控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確保全市火點數量持續下降。進一步優化農村能源結構,積極引導農村逐步改變傳統生活方式和能源消費模式,加大節能灶具推廣力度,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確保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恒口示范區管委會、瀛湖生態旅游區管委會、市環保局、市農業局負責)
??18.嚴控煙花爆竹燃放。加大違法煙花爆竹銷售網點查處力度,加強的煙花爆竹禁限放管理,特別是嚴控春節等重點時段煙花爆竹燃放行為,減少空氣中污染物排放。(市公安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19.加強建筑節能工作。嚴格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推行綠色建筑標準和節能評估審查制度,不符合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工程不得核發建筑施工許可證。確保市縣兩級設計階段節能強制性標準率達到100%,施工階段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率達到98%。(市住建局、市規劃局負責)
??20.推廣蘭炭使用。大力支持蘭炭生產、銷售企業在我市推廣蘭炭燃料,合理選定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蘭炭使用試點,積極引導和鼓勵取暖鍋爐、工業鍋爐、工業窯爐使用蘭炭燃料,替代原煤作為民用型煤和散煤原料。(市工信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21.深化油氣回收治理。選取一個加油站或儲油庫開展油氣三次回收示范,探索提高油氣回收效率。(市環保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六)深入實施森林綠化工程
??22.不斷提高中心城市綠化率。充分利用城市閑置土地,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有效利用城市空間,推進立體綠化。完成市行政中心、市骨科醫院等企事業單位周邊綠化提升改造及節點增綠項目,啟動南環快速干道綜合整治及綠化景觀提升工程,確保中心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6.8%以上,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低于30%,各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市住建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23.打造綠色交通走廊。加快推進交通道路林網建設,加強公路沿線綠化,減少道路揚塵污染。(市交通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24.持續加大植樹造林工作力度。繼續圍繞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不斷擴大森林資源數量,推進城市周邊山地森林化,加大毀林等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建立全民植樹造林常態化機制。完成造林綠化50萬畝,重點區域綠化5萬畝,天保公益林10萬畝,退耕還林8.85萬畝,確保全市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在65%以上。(市林業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25.加強礦山生態修復與治理。大力發展綠色礦業,積極推進礦山企業轉型升級,嚴厲打擊秦嶺南麓和巴山北麓非法開山采石、采礦等粉塵污染行為,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林業局、各縣區政府負責)
??三、保障措施
??26.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工作任務。各縣區政府、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屬地監管與分級監管相結合,行業監管和綜合監管相結合”及“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原則,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認真制定實施細則,明確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分工,確定時間進度,確保年度各項任務圓滿完成。(各縣區政府、各相關部門負責)
??27.建立工作動態報告制度。各縣區政府應逐月確定重點工作任務,每月5日前向市大氣辦(聯系人:章建義,電話:3210606)報告上月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和當月的重點任務計劃。市級各相關部門要對牽頭負責的工作制定工作計劃,加強督辦,每月7日前向市大氣辦報告上月牽頭和負責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市大氣辦每季度對各縣區、各相關部門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各縣區政府、各相關部門負責)
??28.全面落實網格化環境監管。各縣區政府必須于6月底前建成環境網格化監管體系,充分發揮各級網格長、聯絡員、網格員的管控職能,加強聯動、分級處置,做到巡查管控無死角、無盲區、無空白,有效遏制燃煤、揚塵、生物質焚燒和餐飲油煙等面源污染。(市環保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29.提高重污染天氣應對水平。加強重污染天氣的預報預警能力建設,嚴格按照《安康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全面落實各項應對措施,各縣區政府要加強人工增雨,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市環保局、市氣象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30.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堅持最嚴格的標準,落實最嚴格的措施,實行最嚴格的監管,執行最嚴格的問責,采取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交司法等措施,從嚴查處突出環境問題和典型案件。在冬防期間對重點排污企業實行駐廠監察,監督環保治理設施運行和排放情況。不斷強化刑事責任追究,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31.加大環境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安康日報、安康電視臺、安康廣播電臺等主流新聞媒體及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體,不斷提高社會各界的環境共識,加快培育具有安康特色的環境文化,努力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格局。(市委宣傳部、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32.加強環境基礎教育。將環保知識納入學校日常教育內容,加大環保知識宣傳普及力度,積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增強學生的環保自覺性和主動性。(市教育局、市環保局、各縣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33.嚴格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嚴格執行《安康市環境空氣質量考核辦法(試行)》,不斷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對各縣區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治污降霾工作實施情況實施月調度、季對標、年考核。認真研究制定獎罰細則,嚴格落實獎罰措施,實現以考促查、以查促改、以改促效的目標。(市考核辦、市環保局負責)?
工業企業污染治理項目任務表
?????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監控企業統計表
?????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項目任務表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