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30 10:37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薛濤
目前我們的內容覆蓋全球5億多人口;我們的收入在今年增長了65%以上,而且已經連續25個季度保持兩位數的同比增長;我們在世界各地派駐了記者,他們中有的獲得了新聞界的獎項。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工程師和數據科學家使我們獲得了傳統媒體公司無法比擬的優勢。我們在Facebook,YouTube,Snapchat和其他數字平臺上創建了許多用戶深受歡迎和引人注目的內容。
互聯網是了解消費者真實喜好的好地方。充分擁抱互聯網的公司能夠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更快地成長,并對世界產生更大的影響。互聯網不僅對一個企業來說是重要的,它對文化、創意和民主也是很重要的。
明白這一點將有助于我們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和娛樂內容,讓這些優質內容在社交平臺上蓬勃發展。同時,理解互聯網也將幫助我們堅守如下價值觀:多樣性、平等、創造性和新聞自由,準確性、問責制和透明度。
互聯網值得我們去探索,而只有充分理解互聯網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這個平臺。下面,我想回顧一下數字媒體的發展歷程。
首先讓我們從數字媒體出現之前開始,這也是目前許多傳統媒體堅守的陣地。
在數字媒體出現之前,全球的大型媒體會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制作電視節目、電影或雜志,然后通過許多分銷渠道推銷它們。這些公司提供給每一個用戶的是同樣的內容。
接下來是早期的數字媒體公司,如Slate、Salon、雅虎,以及Vimeo和YouTube等視頻網站。這些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全球即時發布內容,還能歸檔整理并按需提供。數字媒體的好處在于:用戶可以立即獲得內容;發布成本低于傳統媒體;用戶可以按需查看最好的內容。消費者得到了一個“萬維網(world wide web的翻譯,這里指用戶可以獲得世界范圍內的內容)”,而不是媒體公司分發到手的固定電視節目、報紙和雜志。
后來許多公司意識到,它們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向大量受眾推送內容,還可以看到觀眾如何查看內容,并了解他們的喜好。網站管理者可以查看哪些新聞標題獲得了觀眾的點擊,視頻制作者可以看到哪些視頻被觀眾大量觀看,而且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評論和點贊。大量的反饋直接和間接地影響著內容創作者的下一步創作。
許多早期的流媒體網站比如YouTube,這個時候成為數據導向型的互聯網公司,它們根據用戶數據構建了一些工具和算法。再如Netflix也采取這種方法,根據用戶的觀看習慣來推薦節目,并基于用戶數據購買節目和委托制作系列節目。
作為數字媒體,雖然YouTube和Netflix開始時的優勢只是低成本、按需式的內容發布,但他們很快就意識到觀眾數據和雙向溝通已成為一個關鍵的競爭優勢。這種動態反饋對傳統媒體而言是不可能的——這是“數字優勢”的另一個明顯例子。
但是,即使有了所有這些基于數據的技術工具和個性化服務,媒體行業仍然將觀眾當作孤立的個人。
然后社交媒體問世,用戶們不再孤獨。
社交媒體的出現引發了內容和人際關系的融合。媒體不再僅僅具有信息價值,它成為人與人之間聯系的一種方式。社交媒體打開了媒體與用戶建立更密切聯系的可能性。
雖然媒體公司與其用戶之間的關系永遠不會像朋友或家人之間的關系那樣親密或有意義,但是如果媒體公司能夠制作出可以讓用戶互動的內容,它就可以促進公司與用戶更深層次的接觸。
這就是為什么BuzzFeed一直專注于制作分享式內容。
BuzzFeed之前在社交媒體上的病毒式傳播文章《藍黑還是白金》的傳播路徑分析/BuzzFeed博客
分享是媒體在人與人之間創造社會聯系的最明確指標。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癡迷于用戶在“分享時的留言與表態”。我們會仔細研究分享過程中的價值交換:分享者的價值是什么?接收者的價值是什么?分享活動對分享的內容意味著什么?
編輯:葉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