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廈門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發布(附重點項目)

時間:2017-02-09 14:38

來源:中國水網

(2)環境污染負荷較大,環境質量改善仍是一個長期過程

盡管環境質量改善初見成效,但污染承載空間有限,建成區大氣污染負荷已明顯超過其承載能力,傳統煤煙型污染與臭氧、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新污染復合,治理難度大,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廈門市河流短小,河流生態補水不足、生態凈化能力減弱,地表水體中,除九溪和后溪化學需氧量尚有部分剩余容量外,其它溪流化學需氧量和所有溪流的氨氮均沒有剩余容量。近岸海域除了化學需氧量入海量小于其環境容量外,氨氮的入海量和環境容量基本持平,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的入海量均已超過環境容量。在經濟社會和城市化快速發展進程中,自然生態空間迅速減少,河流大面積渠道化、硬質化,臨海濕地大面積消失,部分地區生態功能嚴重退化,自然生態系統恢復和保護形勢日益嚴峻。

隨著節能減排的繼續推進和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戰役的打響,環境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環境質量改善將得到逐步改善,但由于污染的累積和復合影響,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短期內得到根本改善的可能性很小,環境質量改善仍是一個長期過程,離公眾環境要求和環境質量標準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總體上環境質量改善進入緩慢改善期。

(3)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污染治理主體承受力下降

由于經濟效益下滑,政府進一步淘汰壓減落后產能的難度加大,政府財政負擔將顯著加重。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企業效益下滑,一些企業的治污決心和行動出現遲疑,甚至出現較大的抵觸心理,造成環保投入減少,有的企業可能不上治污設施,或是不更新治理設施,甚至上了設施也不正常運行,環境污染治理長效機制難以為繼。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以率先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驅動型、文化交融型、社會和美型的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為方向,以保護生態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保證區域生態和環境安全為基礎,以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環境權益為宗旨,以創新驅動戰略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基本途徑,深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和《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全面落實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環境法治,強化環境監管,逐步實現城鄉環境一體化均衡發展,為廈門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美麗中國典范城市提供穩固的環境基礎。

(二)基本原則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綠色經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強化科技支撐,大力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積極構建完善的創新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扭轉原有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調整優化,促使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能支撐、環境能容納、生態受保護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明晰職責事權,嚴格環境監管。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結果嚴懲的監管措施,嚴格執法,對污染源、排放過程和環境介質依法統一監管。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行業必須管環?!钡囊?,通過指標和任務規范市、區政府的環境事權,充分發揮市、區政府保護環境的主導作用。加強對社會、市場、企業的引導作用,加強組織協調,綜合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有效推進改善環境質量項目的建設。明確企業主體責任,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其污染環境或破壞生態的行為承擔責任。

綜合污染防治,改善環境質量。堅持全面謀劃,統籌考慮近遠期、城鄉間的普遍性環境問題,全面部署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抓住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突出問題和焦點問題,集中資源攻關,率先取得突破。顯著加大治理力度,按照“穩、準、狠”要求,推進多污染源綜合治理,以大工程、大投入帶動大治理,積小勝為大勝,持續推進環境質量改善進程。

加大信息公開,保障公眾權益。加強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著力強化企業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堅持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眾路線,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引導社會公眾有序參與環境決策、環境治理和環境監督。倡導綠色生活生產方式,著力提升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建成環境保護統一戰線。

堅持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堅持改革創新,以改革落實規劃,規劃部署改革,理順體制機制,完善制度政策。增強產業制度、資源制度、用途管制制度與環境保護制度的協同性,加強多部門協調配合,形成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生態金融,大力推進主體多元、手段多樣的資源環境市場制度建設,強化市場驅動激勵機制。

(三)規劃依據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2015年4月25日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中發〔2015〕25號),2015年9月18日

3.《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2號),2014年4月9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年3月

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的通知》(中辦發〔2016〕58號),2016年8月

6.《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5年8月17日

7.《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2013年9月10日

1...3456789...19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