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2017武漢環保工作要點 完成一批包裝印刷VOCs治理項目

時間:2017-03-06 16:11

來源:武漢市環保局

25、推動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組織編制《武漢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加強全市濕地保護區生態保護力度,完成漲渡湖、草湖、武湖等三個市級濕地保護區生態功能評估工作,探索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積極推進生態示范項目建設,支持我市新城區實施10個“兩清兩減”、10個農牧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

(七)整改環保督察突出問題,堅決守好環境安全底線

26、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后督查。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制訂整改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開展1至2次全市范圍內的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大督查,跟蹤督辦省環委會、省環保綜合督查和市環委會2016年交辦的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健全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長效機制,推動突出環境問題逐步解決。

27、強化環境風險防控能力。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督促企業開展應急預案編訂及備案工作,全面排查和整治環境安全隱患。繼續推進全市環境污染責任險工作。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推進突發環境事件環境影響和損失評估。推動建立跨區域聯防聯控聯治機制,完善與水務、氣象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和部門聯動。

28、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組織開展“一園二水四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對省級以上工業園(聚集區)開展集中整治,督促各地園區2017年底前落實規劃環評要求;對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和重點流域、湖庫水環境開展集中整治,全面提升全市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對沿江化工及造紙、陶瓷行業、畜禽養殖等四個行業存在的環境問題開展集中整治。

(八)加強地方環保法治建設,強化環境監管執法能力

29、推動地方環境立法。組織起草《武漢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草案,報請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后頒布實施。繼續組織開展《武漢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立法調研,完成《辦法》草案起草。

30、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要求,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制定程序,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加強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清理工作。對權力清單、程序清單和責任清單進行動態調整。開展環保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加強行政處罰案件填報和信息公開工作。開展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修訂。對依法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情況實施執法后督察。規范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含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工作程序。加強與公、檢、法等司法機關的聯系與合作,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全面落實“誰主管誰普法、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做好新出臺環保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

31、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持續推進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堅持舉報必查、隨機抽查、重點常查、重犯重查,用足用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重拳打擊企業違法排污行為。進一步完善雙隨機抽查機制,加大偷排偷放、數據造假、屢查屢犯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加強與檢察院、公安部門移送、執法的聯動機制。加強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導督促企事業單位落實環境信息公開制度。

32、創新環境監管執法手段。綜合現有自動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移動執法和信息發布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運用無人機巡查、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提升執法效能。更新市級環境監察隊伍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軟件和終端,加強移動執法系統在環境執法中的應用。加強對污染源在線監控的運維管理,拓展武漢市危險廢物物聯網監管系統、放射源監控系統、電磁輻射環境管理系統功能。

33、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深入推進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工作,進一步拓寬危險廢物申報登記范圍。進一步完善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第三方核查機制,深入推進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推行隨機抽查、深度核查、常規檢查、第三方評估等環境監察模式,強化危險廢物環境執法工作。

34、提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進一步強化放射源及射線裝置臺賬管理等基礎性工作。及時搜集、整理、更新和完善放射源及射線裝置臺賬管理數據。研究出臺我市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與防護監督檢查管理辦法,推進全市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展。繼續開展年度輻射安全綜合檢查專項行動和2016-2017年武漢市放射源安全檢查專項行動,確保全市輻射環境安全。出臺武漢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和市環保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完成武漢市核與輻射風險分析評價,編制武漢市典型行業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與操作指南。

(九)提高環保信息化管理水平,夯實環保基礎工作

35、深入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工程。整合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和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開展環境信息服務平臺、管理決策平臺建設工作。運用環境資源目錄體系,對環保業務數據進行高度集成與系統整合,規范數據管理工作。開展以府河為契入點的水環境大數據建設試點工作,初步形成府河水環境大數據采集、管理、分析應用平臺框架。

36、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進一步完善空氣自動監測網絡(適當增加市控點),組織做好國家、省考核斷面水質自動站建設,組織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強化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分析,加強環境監測監控信息系統建設,推進生態環境預警體系建設。

37、全面推進環境信息公開。制定互聯網+環保行動實施工作方案,推進智慧環保建設。以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考核情況、環境執法情況、重要信訪事項辦理情況為重點,全方位多層次多載體公布各類環境信息。強化依申請公開信息工作的程序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完善市環保局官方門戶網站,發揮“@武漢環?!蔽⒉┳饔?,推廣運用武漢環保app社會移動端,不斷提升網站、微博的影響力、競爭力。

38、啟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提請市政府成立武漢市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制訂《武漢市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方案》并組織實施。確定污染源普查對象清單,開展排污企業和單位清查,建立相應的清查數據庫。

39、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發揮主流媒體作用,策劃環境新聞宣傳,快速回應引導輿論,樹立環保正面形象。推進中小學校環境教育,開展環境保護知識競賽系列活動,深化生態文明教育,培育青少年和公眾綠色價值觀。充分發揮“6˙5”環境日、地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重大環保紀念日獨特的平臺作用,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武漢市環境保護局辦公室

2017年3月3日印發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