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科行環保公布2016年度十大環保技術創新成果

時間:2017-03-07 13:29

來源:科行環保

圖為由科行環保承建的神華寧煤集團烯烴廠項目全景

成果六:低低溫電除塵器改造技術(科行環保除塵研究所)

科行環保除塵研究所技術人員通過技術創新,通過低低溫省煤器降低電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至煙氣酸露點以下,減小煙氣的體積,同時煙氣中大部分SO3凝結并吸附在粉塵表面,相對的提高電除塵器的比集塵面積,同時使煙氣中粉塵的比電阻下降,擊穿電壓上升,大幅提高除塵器的除塵效率。通過對現有電除塵器灰斗、人孔門等進行防低溫腐蝕改造,在不改變原電除塵器本體結構的情況下,使原電除塵器成為超低排放工藝路線中的一部分得以繼續使用,降低了電廠為滿足國家超低排放要求的改造成本。此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山東華能嘉祥發電有限公司1號、2號除塵改造項目,粉塵出口濃度由改造前的50mg/Nm3降低到18mg/Nm3以下。

圖為由科行環保承建的華能嘉祥發電1、2號電除塵改造項目

成果七:糖泥濕法脫硫協同除塵超低排放DDC技術(科行環保脫硫研究所)

科行環保脫硫研究所技術人員創新應用制糖副產物濾泥作為脫硫劑,以石膏濕法脫硫+塔頂蜂窩濕式電除塵為煙氣治理工藝,經過以高效噴淋為主要裝置的脫硫系統將二氧化硫控制在35mg/Nm3以內,滿足國家要求的脫硫超低排放要求,再經過布置與脫硫塔頂部的濕式電除塵器經過高效的除塵、除霧系統將粉塵控制在5mg/Nm3以內,滿足國家要求的粉塵超低排放要求,最終實現二氧化硫和粉塵的雙重超低排放,此技術在糖業行業煙氣治理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已成功應用于鹽城市凌云海熱電有限公司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硫除塵超低排放改造項目。

圖為由科行環保承建的鹽城凌云海熱電超低排放項目

成果八:鈉堿法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科行環保脫硫研究所)

科行環保脫硫研究所技術人員通過技術創新,采用活性極強的鈉堿作為脫硫劑,以噴淋空塔為主要設備,以最小的能耗、最大的脫硫效率保證二氧化硫排放≤35mg/Nm3,采用鈉堿作為脫硫劑,具有對煤種變化的適應性強,工藝吸收效果較好,脫硫劑利用率高等特點。經過噴淋、吸收、吸附、再生等物理化學過程,以及脫水、除霧,可以達到脫硫、除塵、除濕、凈化煙氣的多重目標。此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國能吳橋生物發電有限公司煙氣深度脫硫除塵工程。

圖為由科行環保承建的國能吳橋生物發電煙氣深度脫硫除塵工程

成果九:鈣法脫硫除塵一體化超低排放DDC技術(科行環保脫硫研究所)

科行環保脫硫研究所技術人員通過技術創新,采用單塔單循環工藝,以高效托盤+高效噴淋+高效除霧器為主要技術,燃煤煙氣進入脫硫塔經過高效托盤實現煙氣與脫硫漿液的旋流均化傳質,經過覆蓋率>300%的高效節能噴淋裝置,促進二氧化硫與漿液發生充分化學反應,同時可有效收集大部分粉塵;經過脫硫及除塵后的含濕煙氣經過高效除霧器后,可實現粉塵及霧滴的超凈脫除,最終可實現二氧化硫排放<35mg/Nm3,粉塵排放<5mg/Nm3,霧滴排放<20mg/Nm3。此技術已成功應用于華能北方內蒙古包頭第二熱電廠超低排放改造項目。

圖為由科行環保承建的內蒙包頭第二熱電2×300MW機組超低排放項目

成果十:臭氧氧化法脫硝技術(科行環保脫硝研究所)

科行環保脫硝研究所技術人員研究顯示,臭氧(O3)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在低溫條件下可以容易的將煙氣NOx中占主要成分的NO氧化成高價態的NO2、N2O3、N2O5等,高價態的氮氧化物易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因而可與后期SO2同時被吸收,達到同時脫硫脫硝的目的。臭氧氧化法脫硝裝置應用范圍廣,具有占地面積小、無氨逃逸、無需對鍋爐及其附屬設施進行改造、對鍋爐效率不產生影響、反應溫度為典型的煙氣溫度(50~200℃)、與脫硫可實現一體化處理等優點。此技術已在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脫硫脫硝項目中得以應用。

圖為由科行環保承建的江蘇今世緣鍋爐脫硫脫硝項目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報告中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并明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并就解決燃煤污染等大氣污染治理問題等做出要求。這必將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產業帶來巨大的政策與市場機遇。科行環保作為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骨干企業,為積極推進環保技術的研發,將2017年定為“科技創新年”,將火電、化工、生物質和垃圾發電、工業硅和鋁等行業的超低排放等技術制定為科行環保2017年研發課題項目。我們相信,這些核心技術必將為科行環保打造企業綜合競爭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