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8 09:26
來源: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中國大氣網獲悉,連云港市“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印發,根據通知,到2020年,連云港市PM2.5濃度與2015年相比下降20%,降低至44微克/立方米以下。
到2020年,連云港市二氧化硫排放量與2015年相比削減35%,控制在3.40萬噸以內;氮氧化物排放量與2015年相比削減30%,控制在4.67萬噸以內;顆粒物與2015年相比削減36%,控制在2.18萬噸以內;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口與2015年相比削減18%,控制在6.95萬噸以內。
到2020年,壓減粗鋼產能100萬噸、化解船舶產能50萬載重噸、淘汰小型冶金企業10家,重組整合化工企業50家,實現“僵尸企業”基本出清;輕工、食品、建材等其他傳統行業退出一批低端低效產能。
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號)、《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蘇政發〔2014〕1號)、《連云港市戰略環境評價報告書》、《連云港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及國家、省關于“十三五”期間大氣污染防治系列工作部署,確保連云港市完成“十三五”期間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現結合戰略環評研究成果及連云港市工作實際,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到2020年,連云港市PM2.5濃度與2015年相比下降20%,降低至44微克/立方米以下。
到2020年,連云港市二氧化硫排放量與2015年相比削減35%,控制在3.40萬噸以內;氮氧化物排放量與2015年相比削減30%,控制在4.67萬噸以內;顆粒物與2015年相比削減36%,控制在2.18萬噸以內;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口與2015年相比削減18%,控制在6.95萬噸以內。
二、重點工作
“十三五”期間,連云港市通過實施附件1-12中的532項工程項目,預計削減二氧化硫2.6萬噸,削減率49.6%;削減氮氧化物2.98萬噸,削減率44.6%;削減顆粒物1.39萬噸,削減率40.9%;削減揮發性有機物2.19萬噸,削減率25.9%。全市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完善提前淘汰落后產能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加快生產技術裝備更新換代;全面排查布局分散、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制定綜合整改方案,到2020年,壓減粗鋼產能100萬噸、化解船舶產能50萬載重噸、淘汰小型冶金企業10家,重組整合化工企業50家,實現“僵尸企業”基本出清;輕工、食品、建材等其他傳統行業退出一批低端低效產能。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從嚴執行國家“兩高”產業準入目錄,堅決落實國家產能總量政策措施,堅決遏制“兩高”行業擴張產能。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的項目實行現役源2倍削減替代。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提高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健全大氣污染重點行業準入條件,公布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并實施動態管理。
(二)強化工業污染治理。1.針對連云港市重點行業鋼鐵、化工、火電,深入開展大氣污染綜合整治。一是火電行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按照省大氣污染防治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火電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或淘汰。二是完成小鍋爐淘汰和鍋爐提標改造。2017年底前全市所有10t/h以下的小鍋爐實現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熱電聯產機組替代或淘汰,到2020年,50%鍋爐安裝脫硝設施。三是深化鋼鐵行業污染治理。進一步加強鋼鐵行業提標改造,強化環境監管,確保到2020年,鋼鐵行業企業脫硫效率達到70%以上。2020年前,鋼鐵企業完成脫硝試點,進行高效除塵改造。2.全面開展化工園區有機廢氣整治開展化工園區有機廢氣排查,制定化工園區整治方案,明確年度任務。一是開展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淘汰與企業轉型升級,2020年全市化工、醫藥行業需淘汰落后產能40%。二是開展全過程有機廢氣整治,按照不同的工序提出不同的污染控制要求,明確年度治理企業名單和治理具體要求,并組織相關機構和專家對照省整治績效評估辦法完成整治驗收。三是對裝備涂裝行業開展水性涂料替代和涂裝廢氣治理,2020年集裝箱企業完成水性涂料替代試點,淘汰落后造船企業,電氣機械等裝備制造行業完成無組織廢氣收集并安裝高效末端治理設施。
(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新增量,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除熱電聯產和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IGCC)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禁止進口、銷售、使用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質煤炭,提高洗選煤使用比例。限制進口、銷售、使用高硫石油焦。推進市區“無煤區”建設,積極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工作。嚴格落實節能評估審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用能設備必須達到一級能效標準。大力實施現有用能大戶節能改造,重點抓好火電、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紡織等重點行業以及年耗能3000噸標準煤以上用能單位節能工作。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落實相關財稅優惠政策。
(四)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加大軌道交通和綠色交通建設,控制重型柴油車排放。一是加強軌道交通建設,減少集運輸汽車保有量,加快連鹽鐵路、青連鐵路、連淮揚鎮鐵路等干線鐵路建設,建成隴海鐵路增建二線,到2020年,干線鐵路總里程預計新增280公里,總里程達到380公里以上。二是適當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增長率。三是加快機動車污染治理,2016年完成全市黃標車淘汰,嚴格機動車環保檢測,加快汽油、柴油油品升級。四是開展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替代,出臺相關新能源汽車替代補貼等經濟激勵政策。五是大力推進內河船舶“油改氣”、港口水平運輸機械“油改氣”和靠港船舶岸電系統建設,2017年海港雜貨碼頭裝卸設備“油改電(氣)”的比例達到80%以上。
(五)全面控制城鄉污染。開展面源污染綜合控制。一是開展揚塵污染防治,確保城區建筑工地揚塵得到有效控制,達到在建工地圍擋率、施工現場道路硬化率、施工現場裸土覆蓋或綠化率、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率、施工現場出入口沖洗設備率、車輛出行工地車輪沖洗干凈率“六個100%”,渣土運輸車輛公司化、智能化、密閉化率“三個100%”。二是提高城市道路機械化作業水平,做好抑塵措施,確保不引起二次揚塵污染。三是開展餐飲油煙整治,合理布設、調整餐飲經營點,餐飲經營單位必須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營業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或者就餐座位數在250座以上的應當安裝油煙在線監控設施。四是加強重點工業企業、港口、車站等地裝卸作業及物料堆場揚塵污染防治,大型煤堆、料堆全面實施封閉儲存、建設防風抑制墻、噴灑抑塵劑等措施降低揚塵污染。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