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9 14:27
來源:德州市人民政府
(七)加強窯爐監管淘汰落后產能。
按照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切實加強窯爐監管淘汰落后產能的通知》(德政辦發明電〔2016〕63號)和《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工產業〔2010〕第122號)等國家產業政策,全面推進磚瓦窯、石灰窯、鑄造窯等各類窯爐的淘汰、替代和綜合整治。
13.對全市磚瓦窯進行全面梳理排查,列出磚瓦窯整治臺賬明細清單,確定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制定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并推進治理。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磚瓦窯,列出淘汰計劃,2017年底前全部淘汰關閉,并做好磚機、磚窯、煙囪拆除和土地復墾工作。(市國土資源局牽頭)
14.對全市石灰窯、鑄造窯進行全面梳理排查,列出石灰窯、鑄造窯整治臺賬明細清單,確定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制定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并推進治理。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列出淘汰計劃,2017年底前全部淘汰關閉,并做好生產設施拆除工作。對符合產業政策的,積極組織推動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2017年6月底前全部做到環保達標。(市經信委、市環保局牽頭)
15.按照《火葬場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801—2015)有關規定,對全市火葬場進行摸底排查,建立遺體火化機、祭品焚燒等廢氣排放設備設施臺賬清單。對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火葬場,2017年6月底前完成達標治理改造并保持正常使用。(市民政局牽頭)
16.對全市畜禽尸體焚燒處理設施進行梳理排查,對不符合處理技術規范規定的焚燒設施,要組織限期提標改造。2017年6月底前完成治理,焚燒設施廢氣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市畜牧獸醫局牽頭)
17.對符合產業政策的工業窯爐,要完善治污設施,減少生產廢氣跑冒滴漏。要加強對各類窯爐的日常監測監管,按照有關規范要求督促企業在2017年6月底前安裝污染物在線監測裝置,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市環保局牽頭)
(八)嚴格建設項目環保準入。
18.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評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提高準入門檻,推動產業空間布局優化,推動重化企業向專業園區聚集,嚴格限制在生態脆弱或環境敏感地區建設高污染項目。(市環保局牽頭)
二、揚塵污染治理
(一)深化工業企業揚塵治理。
19.以料場、煤場、灰場、渣場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工業企業揚塵污染防治。鋼鐵、熱電、碳素、玻璃、焦化、水泥、建材等重點粉塵、揚塵排放企業,全部配套高效除塵、抑塵設施,堆料粉料貯存、輸送、裝卸環節密閉封閉等抑塵措施。場區進出道路全部硬化,配套車輛進出沖洗設施,場區結合物料特性設置噴淋抑塵裝置。2017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市環保局牽頭)
(二)深化道路揚塵防治。
20.繼續加強中心城區、縣(市、區)城區道路濕式機掃、灑水保潔措施。將中心城區、縣(市、區)城區道路保潔范圍,擴大至城區周邊道路及城鄉結合部、鄉鎮駐地,對塵土污染路面及時清理保潔。2017年6月底前,全市134個建制鄉鎮每鄉鎮至少配備一輛濕式機掃車,鄉鎮駐地和國省干道推行濕式機掃。(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等部門牽頭)
(三)全面開展停車場揚塵防治。
21.對中心城區和縣城周邊道路、國省干道及其兩側的大型車停車場與大型車輛維修點等進行排查,建立停車場整治臺賬清單,組織全面治理逐個銷號。停車場和維修點的地面和道路全面硬化、鋪裝,減少泥土帶入道路。城市建成區內的治理工作由城管執法部門負責。2017年6月底前完成停車場和維修點排查整治。(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牽頭)
(四)深化建設工程揚塵防治。
22.建筑工地揚塵全面落實“六個100%”防治標準,做到“施工場地全部圍擋、主要道路全部硬化、裸露土方全部覆蓋、駛出車輛全部沖洗、垃圾清運全部密閉、灑水噴淋全面降塵”。重點加強土方作業階段防控,采取灑水、噴淋等有效措施。建筑垃圾清理時應采取密閉運輸,不得凌空拋擲。新開工工地推廣應用預拌砂漿。(市住建局牽頭)
23.全面規范拆遷工地,拆除工程采取全封閉圍擋、高壓噴淋、灑水降塵、霧炮等措施,濕法作業、分段拆除。在人口密集區及臨街區域進行拆除作業時,設置防護排架并外掛密目安全網,腳手架設置灑水噴霧裝置。建筑垃圾及時清運,禁止隨意傾倒。(市住建局牽頭)
24.道路工程施工、水利工程施工、市政管線工程施工,實行分段作業、半幅作業,堆土密網覆蓋,作業區采取噴淋降塵措施。在建成區及人口密集區域施工設置全封閉、落地圍檔。住建、城管執法、水利、交通運輸、公路、公用事業等部門要建立部門信息溝通機制和聯合懲戒機制,住建、城管執法部門要建立建設施工揚塵污染執法信息臺賬清單。住建、市政公用事業等相關職能部門要把施工企業建設揚塵污染違法情況納入建筑市場監管體系,作為企業參加工程招投標、工程項目評優評獎等工作的重要參考,對屢查屢犯的揚塵污染違法企業,列入本地建設市場黑名單。(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公路局、市公用事業局等部門牽頭)(五)深化渣土運輸管理。
25.建立渣土運輸聯合懲戒機制,制定出臺方案措施,依法依規查處渣土運輸違法違規行為。對屢查屢犯的渣土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取消渣土運輸資格;對違法行為多發的渣土運輸企業撤銷渣土運輸許可;要充分利用渣土運輸許可信息,加強道路貨運資格管理。未完成密閉改造的、未取得資質的、無牌無證的渣土運輸車,一律不得上路行駛。(市城管執法局、市交警支隊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配合)
(六)深化商混企業、堆場料廠揚塵防治。
26.在2016年全面完成商混企業、堆場料廠場地治理、在線監測監控設施安裝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建筑工地在線監控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數字化監管體系,全面加強日常監管。全面清理、整治違法、小型堆場料廠,2017年6月底前,各縣(市、區)完成取締違法、小型堆場料廠工作,所有經營性堆場料廠全部達到2016年全市堆場料廠臺帳項目管理水平。(市環保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牽頭)
三、機動車污染治理
(一)加強報廢機動車管理。
27.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督促符合報廢標準車輛所有人及時辦理注銷登記。對達到國家強制報廢標準逾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機動車,公安交警部門要及時公告其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建立符合報廢標準車輛的信息數據庫。(市交警支隊牽頭)
(二)非道路移動源治理。
28.根據國家和省非道路移動源污染排放標準制定情況,適時組織非道路移動源治理。(市環保局牽頭,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市水利局配合)
(三)建立機動車信息共享機制。
29.貫徹落實省環保廳、省公安廳、省質監局《關于轉發環境保護部、公安部、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排放檢驗加強機動車環境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魯環函〔2016〕801號)要求,推進機動車排放檢驗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信息系統聯網。嚴格審核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不符合政策和標準要求的,不予核發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市環保局牽頭,市交警支隊配合)
(四)加強排放檢驗機構監管。
30.通過隨機抽查方式加強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的日常監督管理,2017年繼續加強對全市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的日常監督管理,確保檢驗檢測科學公正。對違反有關規定的檢驗機構,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并公開檢查情況。(市質監局牽頭)
31.通過數據監控、現場檢查、檢驗比對、隨機抽查等方式,加強排放檢驗機構日常業務監管。2017年,至少組織兩次對全部檢驗機構現場監督檢查。對存在違反環保標準、政策的檢驗機構,要依法嚴厲查處,情節嚴重的,停止檢驗機構與環保部門監管系統的聯網檢測,并向有關部門通報有關情況。依照相關標準和政策要求,嚴格審核新申請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達不到標準要求的,不得開展排放檢測業務。(市環保局牽頭)
(五)加強生產企業油品質量監管。
32.車用成品油油品嚴格執行國V標準。2017年7月1日起,加油站供應的普通柴油全部達到國Ⅳ標準。對生產企業的各批次油品,做到應查盡查,批次抽檢全覆蓋。杜絕不合格油品流出企業、上市銷售。(市質監局牽頭)
(六)加強流通環節成品油質量監管。
33.全面檢查、隨機抽查相結合,加大對加油站的抽檢力度,實現年度抽檢全覆蓋,依法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油品的行為,提高市售油品合格率。(市商務局牽頭)
四、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一)重點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34.2017年6月底前率先完成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4個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末端治理和新一輪LDAR驗收工作。石化、重點有機化工等工業企業建立泄漏檢測與修復體系,按國家和省標準體系要求的頻次完成對管道、設備的日常檢修、維護,及時收集處理泄漏物料。(市環保局牽頭)
35.2017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區加油站、儲油庫三級油氣回收改造,新建加油站、儲油庫和油罐車同步配套建設油氣回收設施。(市商務局牽頭)
36.2017年6月底前,寧津、臨邑、武城、禹城4個縣市分別完成家具、有機溶劑、玻璃鋼、功能糖特色治理示范工作。2017年底前,四個縣市完成四大行業企業總數60%的治理任務。(市環保局牽頭)
(二)開展噴涂行業專項治理。
37.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汽車維修行業涉及鈑金噴漆工藝的維修企業和個體戶臺賬清單。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要求,建立揮發性有機物使用管理臺賬。對未配套噴漆廢氣處理設施的企業和個體戶,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停業整頓。無資質的企業和個體戶,一律停業整改或依法取締。(市交通運輸局牽頭)
38.除汽車維修行業以外,對其他涉及噴涂工藝的工業企業、個體戶,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臺賬清單。全面取締生產經營性露天噴涂;廢氣收集處理設施不全、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實施停業整頓并予以處罰。對占用城市道路實施噴涂作業的工業企業、個體戶由城管部門負責查處。(市城管執法局、市環保局、市工商局牽頭)
(三)強化低空面源污染控制。
39.以中心城區、縣(市、區)城區建成區及周邊為重點,開展低空面源污染整治,加強餐飲油煙等綜合治理。全面禁止枯枝落葉、垃圾等廢棄物露天焚燒。建立全市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單位食堂、食品加工企業餐飲油煙污染源清單,2017年6月底前,中心城區、各縣(市、區)城區的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全部安裝并使用高效油煙凈化設施。進一步理順市、區露天燒烤治理的管理關系,全面取締露天燒烤,實現“集中布局、進店經營”。(市城管執法局牽頭)
五、實施造林綠化行動
40.大力推進造林綠化行動。圍繞“三沿”(沿邊、沿路、沿水)科學安排造林綠化任務,加快推動綠色廊道建設。結合小農水工程和各種農業基本建設項目,高標準完善農田林網建設。加快高標準綠化村、鎮建設,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一個省級綠化模范鎮,每個鄉鎮建成2—4個綠化模范村。各縣(市、區)確定1—2個鄉鎮,建設一片以上不少于3萬畝的高標準農田林網。開展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全年建設儲備林基地10萬畝。2017年,實現全市總造林20萬畝;新建農田林網35萬畝;新發展花卉苗木3萬畝;中幼林撫育面積55萬畝;總植樹2500萬株。(市林業局牽頭)
六、積極應對冬季重污染天氣
(一)重點行業試行錯峰生產調控。
41.深入貫徹國家和省、市錯峰生產要求,組織各縣(市、區)及有關行業企業落實錯峰生產措施。加大錯峰生產落實情況的檢查督查力度,全面落實錯峰生產相關要求。(市經信委牽頭)
(二)進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體系。
42.嚴格執行京津冀統一應急標準和新修訂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一步加強預報預警能力建設和預測預報,及時發布應急預警。修訂完善限排限產停產企業清單,組織企業制定落實減排方案。建立重污染天氣應急啟動臺賬管理和備案督查制度,及時開展督導檢查和應急效果評估,修訂應急方案,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急措施的削峰降頻作用。(市環保局牽頭)
抄送:市委有關部門,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法院,市檢察院,軍分區。各民主黨派市委(支部)。
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17年1月19日印發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