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14 13:11
來源:無錫市環保局
(五)非電行業提標改造
全面啟動非電行業脫硫、脫硝、高效除塵提標改造,逐步實現全要素穩定達標排放。推進鋼鐵燒結及球團、煉鋼、煉鐵、鐵合金、軋鋼、焦化等工序提標改造,推進煙粉塵無組織排放治理,露天原料場實施封閉改造,原料轉運設施建設封閉皮帶通廊,轉運站和落料點配套抽風收塵裝置。2017年,全部拆除鋼鐵燒結機脫硫煙氣旁路系統。推進水泥行業提標改造,干法水泥生產線實施低氮燃燒并實施脫硝改造,水泥企業生產、運輸、裝卸等各個環節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無組織排放。電子玻璃工業、陶瓷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按要求完成提標改造。
(六)機動車船排氣污染防治
研究制定淘汰高污染車輛的政策措施,加快淘汰一批高污染車輛。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加快建設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28.25%。強化油氣回收和油品質量監管,以長江、京杭大運河沿線為重點,推進油碼頭及配套油庫的油氣回收治理。在全市推進實施船舶排放控制區,新建港口岸電系統1套,集裝箱碼頭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RTG)全部實現“油改氣”或改用電動起重機,雜貨碼頭裝卸設備“油改電(氣)”比例達到80%以上。落實省制定的工程機械環境準入政策,推進城市建成區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國Ⅲ及以上標準的燃油,加強對冒黑煙非道路機械的執法和油品質量監管。
(七)城鄉面源污染控制
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進一步提升工地揚塵防治水平,城市建成區主要車行道機掃率達到90%以上。積極推進碼頭、堆場和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料倉和傳送裝置密閉化改造,實施揚塵在線監控,大型煤堆、料堆實現封閉存儲。繼續狠抓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以上,通過加強執法檢查等方式鞏固禁燒成果,確保秸稈焚燒火點數進一步下降。強化餐飲油煙污染控制,在城市主次干道兩側、居民居住區禁止露天燒烤。加強汽車維修業污染控制,減少VOCs排放。2017年,各地全部制定城區餐飲、汽車維修行業的VOCs控制方案。
(八)重污染天氣應急
嚴格按照新修訂的省、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市(縣)、區應急預案以及配套的部門預案、企業預案,排出具體的企業、工地分級管控名單,定期更新管控名單并向社會公開。提高未來48小時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規范應急響應流程,加強責任落實和社會監督,確保應急機制始終高效順暢運轉。加強長三角地區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共享和會商聯動,推進長三角區域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聯合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演練。一旦預測到重污染天氣,立即對照應急預案落實響應措施,強力管控“削峰”。
三、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任務
(一)大氣污染防治目標
考核目標為:確保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主要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工作奮斗目標為:我市PM2.5濃度下降到52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上升到7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分別同比削減4.4%、4.4%、11%。
(二)部門任務分解
市發展改革委:按照《省政府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的實施意見》要求,組織鋼鐵等重點行業的企業主動退出和壓減一批過剩產能。推進國家級、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推進實施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和目標責任管理辦法,完成2017年全市煤炭減量目標。壓減燃煤發電和熱電機組數量,嚴格控制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在熱電企業密集地區實施熱電整合。壓減非電行業生產用煤及煤制品,對鋼鐵、水泥行業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消費量2倍及以上減量替代。組織實施《江蘇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推進煤電機組超低排放環保改造。擴大天然氣利用,大力開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落實省指定的鋼鐵、化工、水泥、煉焦、紡織印染等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年度計劃,依法依規淘汰環保、能耗等不達標的落后產能。按照《省政府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的實施意見》和《江蘇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行業去產能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組織煤炭、水泥等重點行業的企業主動退出和壓減一批過剩產能。以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協同環保部門推進工業領域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引導并支持企業加大力度實施中高費改造方案,強制重點行業清潔原料替代,從源頭和生產過程削減大氣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開展燃煤工業窯爐整治。協同發改、環保等部門推進電力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整合熱電企業,減少燃煤鍋爐。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協調無錫供電公司推進1項港口岸電系統建設項目。
市科技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和污染防治關鍵技術研發推廣;繼續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科技示范工程,加大技術研發和技術示范推廣力度。
市公安局:研究制定淘汰高污染車輛的政策措施,根據國建、省要求加快淘汰一批高污染車輛。協同環保部門對機動車進行監督抽查,加強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情況的監督執法。
市財政局:市級財政加大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支持力度,市基本建設投資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電力企業超低排放工程、非電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燃煤工業窯爐整治、老舊機動車淘汰、新能源汽車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等。市級財政對大氣污染防治支持額度比上一年增加。落實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
市國土局: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推動采石宕口復綠工程建設。
市環保局:組織制訂市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分解年度目標任務,定期調度各地進展,年底組織考評。建立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強制公開制度。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執法力度,落實大氣污染重點行業的環保準入要求。組織開展全市VOCs綜合整治,全面推進非電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提標改造。協同發改、經信等部門推進電力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整合熱電企業,減少燃煤鍋爐。制定重點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年度計劃,開展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績效審計。加強對機動車污染防治情況的監督管理,協同交通運輸部門完善汽車檢測與維護(I/M)制度。逐步完善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長效管理機制,提升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能力和水平。督促各地做好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