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19 09:36
來源:福建省環保局
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推進清潔生產和落后產能淘汰,產業布局調整,面源污染綜合整治;開展區域大氣復合污染防治科技專項;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強化重點行業脫硫、脫硝、煙粉塵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控制。
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實施農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專項整治工程,歷史遺留工礦污染整治示范工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基地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農用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工程,工業污染場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工程,灘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工程。
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試點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濕地保護與恢復、江河流域生態修復及天然林保護、近岸海域生態保護與恢復、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態敏感區和脆弱區生態修復重點工程。
農村環境保護工程。實施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工程,農村污水與垃圾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分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程。
環境風險防范工程。建設重點工業園區環境風險預警體系、風險防控、應急保障體系;實施核與輻射監測能力提升工程,核電廠周邊地區核應急能力建設項目;開展危險廢物及化學品調查工程,建設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工程。
環境監管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環境監察能力提升工程,環境監測能力提升工程,環境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環境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環境科技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環境宣教能力提升工程。
第十一章 健全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第一節 明確環境保護規劃職責
明確各地目標責任。各級人民政府是規劃實施的責任主體,將主要環境質量目標、減排目標、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等分解落實到各級人民政府。各級黨委、政府對保持并改善本行政轄區內環境質量要做到“守土有責”。
部門協同推進規劃實施。環保部門是環保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環境保護工作、統一評估環境質量狀況。發改、經貿、國土、建設、農業、林業、水利、海洋與漁業、交通等相關部門要按各自職能推進規劃實施。
第二節 構建任務分工協作機制
做好重大任務的分解和落實,強化政策統籌協調,提高對規劃實施的宏觀調控與政策引導。不斷完善并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建立定期會商制度和協作應急處置機制,全方位合作形成合力。
第三節 完善環保投入機制
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推動各級政府把環境保護和監管列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并逐步增加投入,增加水、大氣、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等專項資金支出規模,建立環保稅收全部用于生態環保的機制。“十三五”期間,省級層面在黃標車淘汰、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小流域治理、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領域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解決環保重點和難點問題。
多渠道籌措資金。推動制定和實施有利于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財稅政策,完善市場化投融資機制,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籌資機制,充分調動社會資本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落實規劃項目建設資金,保障推進環境保護規劃實施。
第四節 建立規劃實施考核制度
強化對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評估,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把規劃主要任務和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相關部門政績考核和環保責任考核內容,并把規劃實施情況作為政府和部門審批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領域重大項目、安排政府投資的依據。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