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9 15:14
來源:中國大氣網
5月4日,由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國家環境保護城市大氣復合污染成因與防治重點實驗室主辦,由上海市環境保護工業行業協會協辦的第一屆超低排放技術論壇在上海環博會召開。
清新環境品牌營銷技術支持 張丹妮女士 參加會議并作了精彩的報告
張丹妮首先介紹了清新環境近年來所取得的科技成果,隨后從工業煙氣超凈排放控制技術入手,展開了精彩的分享,并就其中的各個細分技術進行了細致的展示。清新環境的單塔一體化超低排放技術包括三個核心組成部分: 高效節能噴淋裝置、高效旋匯耦合脫硫除塵裝置與離心式管束式除塵除霧裝置;尤其是離心式管束除塵除霧技術,這種技術是在煙氣通過旋流子分離器時,產生高速離心運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霧滴與塵向筒體壁面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相互碰撞、凝聚成較大的液滴,液滴被拋向筒體內壁表面,與壁面附著的液膜層接觸后湮滅,實現霧滴與塵的脫除。
單塔一體化技術的主要構成
我們知道,知識產權是一個創新型企業的生命,清新環境擁有“一種管束式除塵除霧裝置”的專利授權,并愿與同行業合作伙伴們共同分享。清新環境作為國產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大型火電脫硫技術的先期締造者和首批煙氣環保第三方治理的參與實踐者,勇于創新,積極探索,致力以更高效、更經濟、更節能的SPC-3D環保技術解決方案,為工業伙伴提供實現清潔可持續發展提供卓越而經濟的環境保障。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的劉啟貞博士針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法規政策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對需求政策的驅動作用以及上海在節能減排、石膏雨防治等工作中的主要成果,做出深度分享。他指出:大型的采用超臨界機組的火電廠,1分錢的電價補貼是能夠覆蓋80%的環保設備投入,但是對于那些小型的30萬千瓦、60萬千瓦的機組,1分錢的補貼可能并不能滿足電廠的環保投入。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七一一研究所的蘇毅博士分享了“低NOx燃燒技術發展與實踐”
蘇毅博士提出:上海近期可能會調整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由之前的150mg/m3進行大幅度的壓縮,在這樣的剛性需求拉動下,上海的脫硝市場將會釋放出十億級的市場空間。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的陶暉教授做了題為“袋式除塵技術進步與超低排放”的專題報告,從現狀、政策、技術、國內外對比、標準的國內外變化趨勢等大家極為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在陶暉教授分享之后,E20研究院參會人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非電領域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壁壘在哪里,陶暉教授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非電領域工業企業的支付能力,由于這些工業企業的效益受到市場的影響,利潤波動太大,這是制約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壁壘所在。在政府會以什么模式來推進與刺激第三方治理這個問題上,陶暉教授強調,可能關鍵還要落在交易側的經濟政策上,比如模仿電力企業的電力補貼,給予符合國家大氣污染治理標準的非電領域工業企業以稅收優惠,結合環境監測績效考核機制,緩解工業企業的環保設備與運營投入壓力。
近年來,國務院、發改委、環保部等政府機構陸續出臺多項政策要求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快燃煤電廠實現超低排放目標,促進了行業的發展和跨越。 “清新世界,清新的夢”,清新環境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同時,清新環境還大力拓展非電領域業務,全面拓展環保、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等行業。打好藍天保衛戰,任重而道遠。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