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12 10:57
來源:長沙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委牽頭,市愛衛辦配合,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2.嚴禁露天焚燒各類垃圾。建立網格化管理和巡查體系,配備專業人員和灑水車,采取有效措施,發現焚燒生活垃圾、枯枝爛葉、建筑垃圾等行為,予以嚴查嚴處。定期安排專人巡查,發現間題,立即責令整改,并建立巡查臺賬。加強對環衛工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建立獎罰制度。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牽頭,相關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3.強化燃煤污染防治。淘汰禁燃區內2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51臺,大力推進暮云、南托街道清潔能源改燒工程,加快老社區天然氣改造工作,切實減少燃煤污染物排放(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住建委牽頭,相關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嚴禁禁燃區內經營和使用散煤。依法查處和整治禁燃區內仍在使用散煤的個體工商戶和有關單位(市城管局牽頭,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加強對散煤制售點的日常監管,依法查處銷售散煤的無照經營行為(市工商局牽頭、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加大夜間運輸燃煤的執法力度(責任單位:市城管局牽頭,市環保局、市交警支隊、市交通局配合,相關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三、強化能力建設,改善噪聲環境
(一)強化空氣質量監測預報預警
一是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開展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多模型研究,提高預報準確率,形成5-7天預報能力。新建空氣自動監測評價站2個,邊界站2個,路邊站1個(市環保局負責)。二是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完善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系統。開展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每天對氣象條件進行會商研判,第一時間發布預警信息,捉早做好應對準備(市環保局、市氣象局負責)。三是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根據情況啟動應急預案,認真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要求,督促各部門落實應急措施(市環保局、市應急辦負責)。四是完善特護期長株潭地區月調度機制,健全與株洲、湘潭等周邊城市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合作方式,共同商討研判措施,支持省政府加快建立長株潭大氣污染預警應急同步啟動機制(市環保局負責)。
(二)加強大氣污染環境監管執法
1.全面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全面實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突出發現機制的市、區、街(鄉鎮)環境監管三級網格管理體系。建立分類分級處理和上報反饋制度,做到執法全覆蓋、監管無盲點,全面捉升環境監管執法能力,及時發現、查處各類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完善“雙隨機”制度,充分發揮“數字城管”、無人機和遙感衛星的作用,強化數字化考核。
(責任單位:由市環保局、市城帶局、市農業委實施)
2.強化大氣環境監管執法。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工業企業、工地和道路揚塵、機動車等的執法監管,采用按日計罰、責令限產或者停產整治以及查封、扣押等法律手段,對大氣污染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一10一形成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對涉嫌環境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環保部門開展涉氣工業企業和燃煤鍋爐的執法;住建部門開展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控制專項執法;城管部門開展渣土運輸、餐飲油煙、露天燒烤、垃圾焚燒和禁燃區燃煤小爐灶專項執法;公安部門開展高污染排放和冒黑煙車輛專項執法;農業部門開展秸稈禁燒專項執法督查;質監部門開展車用油品質量監督專項執法;工商部門開展禁燃區高污染燃料和不合格油品銷售的專項執法;商務部門開展加油站、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設施運行專項執法。其他部門和各區縣市人民政府根據各自職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圍繞大氣環境改善開展專項執法,認真落實本方案要求。
(責任單位:由市環保局、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農業委、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商務局牽頭,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三)統籌改善城鄉環境噪聲質量
編制完成長沙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調整方案,合理設置聲環境功能分區,進一步推進噪聲達標區建設,積極開展噪聲控制示范區創建工作。針對環境噪聲投訴熱點問題,加強對交通、建筑施工、社會生活、工業等領域的重點噪聲排放源管理,建立監管臺賬。對未達標的聲環境功能區進行限期治理,切實改善城鄉聲環境質量。(責任單位‥由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牽頭,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實施)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市環委會辦公室負責對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統籌調度、督查、考核。各區、縣(市)人民政府是本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的責任主體,根據本年度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細化實施方案,明確每項攻堅措施涉及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扎實推進,確保取得實效,并于5月底前報市環委會辦公室備案。
(二)強化考核力度,加強督查督辦強化對年度實施方案落實情況的監督跟蹤和評估考核,將各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對各區、縣(市)人民政府2017年度實績考核的內容。完善長沙市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辦法,突出負面清單管理,特護期間市政府督查室每季度牽頭集中開展1次督查,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責任不落實、重點整冶項目滯后、環境空氣質量排名靠后的采取預警、約談等方式,督促其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整改落實。
(三)加強調度協調,強化通報問責市環委會組織對各責任單位和部門落實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定期進行通報,對重點工作進行交辦催辦,適時召開調度會議,研究解決重點問題。對貫徹執行不力的單位和存在的突出間題,在媒體平臺曝光,并責令整改到位;對不履行環保社會責任、環境問題嚴重的企事業單位,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