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保部發布《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

時間:2017-06-01 11:05

來源:環保部

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55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

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碘量法

HJ/T57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

HJ/T75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試行)

HJ/T76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試行)

HJ77.2環境空氣和廢氣二噁英類的測定同位素稀釋高分辨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

HJ/T373固定污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

HJ/T397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

HJ533環境空氣和廢氣氨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HJ534環境空氣氨的測定次氯酸鈉-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547固定污染源廢氣氯氣的測定碘量法(暫行)

HJ548固定污染源廢氣氯化氫的測定硝酸銀容量法(暫行)

HJ549環境空氣和廢氣氯化氫的測定離子色譜法(暫行)

HJ629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的測定非分散紅外吸收法

HJ675固定污染源排氣氮氧化物的測定酸堿滴定法

HJ692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非分散紅外吸收法

HJ693固定污染源廢氣氮氧化物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

HJ732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

HJ734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固相吸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

WS/T367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24號)《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環境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2號)《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9號)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制藥工業pharmaceuticalindustry

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化學藥品制劑制造、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生產、生物藥品制造、獸用藥品制造,以及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的工業,也包括藥物研發機構。其中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按生產工藝不同,可分為發酵類、化學合成類(包括半合成類)和提取類。

3.2藥物研發機構pharmaceuticalresearchanddevelopmentinstitutions

從事制藥及藥物產品研究、開發等實驗活動的實驗室、測試室、研發中心等機構。

3.3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

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或者根據規定的方法測量或核算確定的有機化合物。根據行業特征和環境管理需求,可選擇對主要VOCs物種進行定量加和的方法測量總有機化合物(以TOC表示),或者選用按基準物質標定,檢測器對混合進樣中VOCs綜合響應的方法測量非甲烷有機化合物(以NMOC表示,以碳計)。

3.4排氣筒高度stackheight

自排氣筒(或其主體建筑構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氣筒出口計的高度,單位為m。

3.5標準狀態standardcondition

溫度為273.15K,壓力為101325Pa時的狀態。本標準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均以標準狀態下的干氣體為基準。

3.6現有企業existingfacility

本標準實施之日前已建成投產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已通過審批的制藥企業或生產設施。

3.7新建企業newfacility

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通過審批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制藥工業建設項目。

3.8廠區內大氣污染物監控點referencepointwithinenterpriseboundaryforairpollutants

為判別車間或生產裝置外、儲罐區域外大氣污染物是否超過標準而設立的監測點。

3.9企業邊界facilityboundary

企業或生產設施的法定邊界。若無法定邊界,則指企業或生產設施的實際占地邊界。

3.10重點區域keyregion

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在國土開發密度較高,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或大氣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容易發生嚴重大氣環境污染問題而需要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地區。

4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1有組織排放控制要求

4.1.1新建企業自2018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表1或表2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4.1.2重點區域的企業或生產設施執行表2規定的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圍、時間,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

4.1.3對于新建企業,其特征大氣污染物應根據經批復后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來確定。對于現有企業,應根據使用原料、生產工藝過程、生產的產品、副產品,結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附錄A和附錄B,從表3中篩選并上報需要控制的特征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及排放濃度限值,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確認執行。

4.1.4其它排放要求

4.1.4.1非燃燒類廢氣處理裝置的排放口以實測濃度判定排放是否達標。

4.1.4.2如進入廢氣燃燒(焚燒、氧化)裝置的廢氣需要補充氧氣(空氣)進行燃燒、氧化反應,此時排氣筒中實測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應按公式(1)換算為基準含氧量為3%的大氣污染物基準排放濃度,并與排放限值比較判定排放是否達標;如進入VOCs燃燒(焚燒、氧化)裝置的廢氣中含氧量可滿足需要,沒有補充氧氣(空氣),則按排氣筒中實測大氣污染物濃度判定排放是否達標,此時裝置出口煙氣含氧量不應高于裝置進口廢氣含氧量。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