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強化突發環境事件預警防范工作。各市州環保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及時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預警,指導督促縣級政府、環保部門和企業落實風險防控措施,完善應急準備工作。對臺風、強降雨、雨雪冰凍等特殊時期,重大活動等敏感期,以及環境風險突出的重點流域區域和重點企業開展提示預警。及時收集火災、爆炸、交通運輸等生產安全事故,以及涉及飲用水安全、有毒有害氣體釋放等關系公眾健康的苗頭性信息,實現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提前預警,實現突發環境事件早發現、早預警、早準備、早響應和早消除。
(九)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和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應急預案管理的通知》等相關規定。一要全面推進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工作。全面督促企事業單位及時編制、修訂環境應急預案,向環保部門備案并主動公開預案相關信息。根據環境應急預案的新定位和有關法規、體制變化的新要求,充分發揮應急預案備案管理作用,全面收集區域環境風險信息,組織開展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細化應急措施,完善應急流程,明確應急責任,增強預案有效性。省廳將組織開展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應急預案抽查,選取典型企業進行分析講評,以實際案例指導企業預案修編。二要及時修訂政府和環保部門環境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國務院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全面完成環境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各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應報同級政府審核發布,并報上級環保部門備案。三要著力推進應急預案的落實。一方面要把環境應急演練作為推動應急預案落實的重要手段,各市州環保部門要制定2017年演練計劃,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采取參與多部門綜合演練、聯合企業演練、系統內部拉動演練以及桌面推演等多種形式,擴大演練覆蓋面,提升演練效果,檢驗完善應急預案,培訓相關崗位人員。把涉重金屬、石油化工等高環境風險企業和涉及水水源地、人口密集區的企業作為重點,督促指導企業開展演練。認真開展總結評估工作,不斷提高預案實用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另一方面要結合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實“每到一處、必查預案”的做法,重點對已備案企業事業單位預案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嚴格督促企業落實預案提出的各項風險防控措施和應急物資貯備要求,消除風險隱患。對未按預案要求落實整改要求的,嚴格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行政處罰。
(十)深化重點領域環境應急管理工作。一是要推進產業園區環境應急管理。督促各產業園區管理機構按照“以問題為導向,突出重點”的原則,落實園區環境安全主體責任,配套建設各項應急設施,完善園區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措施;加大園區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及時整改存在的各類環境安全隱患問題,做到查處到位、治理到位、責任落實到位;組織開展園區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完成備案。二是以涉重金屬、涉危險廢物、涉危險化學品企業以及飲用水源地、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領域和行業為重點,進一步強化環境風險源單位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加大環境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治理力度,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進行備案,全面提高環境安全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三是各市州要匯總報送重點環境監管尾礦庫名單,督促指導尾礦庫企業按照《尾礦庫環境風險評估技術導則(試行)》和《尾礦庫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指南》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制定預案并備案。在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和尾礦庫的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工作。
(十一)全面推進應急聯動機制建設。一要繼續深化與安全監管、交通運輸、公安消防等部門聯動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聯絡員制度,聯合開展相關宣傳工作,推動部門間應急聯動機制持續深化,形成聯動常態化。二要根據各地實際,結合河長制實施方案的有關要求,建立和完善跨省、市行政區域和同流域上下游城市間環境污染防控與應急聯動機制,實現應急防范“一條心”、應急指揮“一盤棋”、應急監測“一張圖”和應急物資“一體化”。
三、 進一步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
(十二)完善“兩賬”“三庫”建設。切實完善“兩賬”(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臺帳、環境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和“三庫”(重大風險源數據庫、環境應急專家庫、環境應急物資信息庫建設),全面梳理轄區內突出環境隱患,從源頭上加強風險源的環境監管,切實掌握應急資源儲備情況,充分發揮部門聯動作用,努力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和應急處突水平。市級環保部門要切實加強工作指導,督促縣、區級環保部門完善“兩賬”“三庫”建設,從嚴、從實、從細做好各項環境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
(十三)繼續加強應急能力建設。2017年省廳將對近年來尚未配備環境應急裝備的縣區級環保部門予以重點支持,實現全省各級環保部門應急能力建設全覆蓋。各市州環保部門要在2016年環境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工作基礎上,積極推動區級環保部門達標創建工作,爭取在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區級環保部門環境應急能力達標工作。已達標的市、縣(區)環保部門要繼續推進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提標工作,繼續加強制度建設,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增強環境應急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和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水平。
編輯: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