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08 11:50
來源:安徽省環保廳
改進現有的在線自動環境噪聲監測技術及裝備,使其能夠在城市內方便、快捷的布設點位,構建環境噪聲信息處理、統計、存儲等子系統模塊,對噪聲進行科學處理、統計、分析,實現聲環境信息全方位自動準確獲取。研發數字化智能監測服務系統平臺,構建多層次聲環境信息數據庫,實現聲環境可視化、智能化、網絡化監測。完成合肥市城市聲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研究制定城市聲環境自動監測相關技術規范。
3.主要考核指標:
(1)完成合肥市城市聲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方案;
(2)開發相關聲環境分析評價和制圖軟件;
(3)研究制定《城市聲環境自動監測技術規范》地方標準。
4. 完成時限:2年。
5. 經費:省級財政經費 25萬元。
八、環巢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成效評估研究——以派河流域為例
1.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2015年省政府印發的《安徽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巢湖湖體及派河等幾條主要入湖支流均提出了水質要求,主要入湖支流的水質能否改善,不僅關系到支流的考核斷面能否按要求達到水質目標,也關系到巢湖湖體水質能否穩定達到國家目標要求。目前派河水體達標方案已經編制完成,即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環保部也即將開展巢湖匯水區域內總氮排放控制工作。評估派河水體達標方案中各項治理工程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尋找能夠針對環巢湖流域污染特點的治理方案,為全面推進環巢湖流域水環境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2.研究的主要內容:
(1)調研環巢湖流域水環境狀況,以派河為例,分析主要入湖支流水環境現狀和污染特點;
(2)梳理派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情況,包括已建、在建和待建工程情況等;
(4)針對派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建設項目進行成效評估,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研究如何有效開展入巢湖河流總氮排放控制工作,最終為環巢湖流域水環境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3. 主要考核指標
(1)提交《環巢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情況調研報告——以派河為例》;
(2)提交《環巢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成效評估研究報告——以派河為例》;
(3)發表學術論文:1-2篇。
4. 完成時限:1年。
5. 經費:省級財政經費 15萬元。
九、巢湖流域城鎮污水廠環境激素類物質的遷移規律研究和生態風險評估
1.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環境激素類物質(EDCs)干擾生物體內分泌的原本機制,影響生物體的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嚴重威脅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已引起環保等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不同行業EDCs化學品生產使用情況的全面調查正在積極開展中。目前,巢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雖已全部提標至一級A排放標準,且按照2016年底出臺的《巢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新地方標準執行排放管理,但其中EDCs的來源和排放濃度尚未得到關注,其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去除效果和出水中的殘留風險尚未得到評估。
2. 主要研究內容:
(1)巢湖流域城鎮污水廠EDCs(包括PAHs、鄰苯二甲酸酯PAEs、烷基酚、雙酚A BPA、PCBs等)的污染現狀研究;
(2)巢湖流域城鎮污水廠EDCs的去除效果研究;
(3)巢湖流域EDCs在水體中的遷移規律研究;
(4)巢湖流域城鎮污水廠EDCs的生態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
3. 主要考核指標:
(1)完成《巢湖流域城鎮污水廠環境激素類物質的遷移規律和生態風險研究報告》;
(2)提交巢湖流域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淘汰、限制、替代等管理措施及意見建議;
(3)發表論文1-2篇。
4. 完成時限:1年。
5. 經費:省級財政經費 24萬元。
十、安徽省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現狀及其生態風險評估——以鷂落坪自然保護區為例
1.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針對安徽省自然保護區在生態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因基礎建設、旅游管理、治污欠缺等問題,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對旅游資源所處的環境進行生態風險評估, 保證生態環境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的同時得到可持續的保護與利用。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有:構建鷂落坪自然保護區旅游開發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提出鷂落坪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發展模式。
2. 研究的主要內容:
(1)生態旅游概況。通過相關資料收集與實地調研,對安徽省生態旅游、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概況進行相關分析,闡釋生態旅游過程中特別是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主要原因,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影響和潛在風險。
(2)鷂落坪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現狀調查。利用實地調查及數據資料收集的方式,對鷂落坪自然保護區進行詳細探查,分析自然保護區社會、經濟、自然生態效益,了解保護區生態系統環境質量狀況在近年來的變化情況及原因,剖析保護區的生態旅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關注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敏感物種的棲息環境、遷地保護意識、保護區分區問題、管理機制等方面。
(3)鷂落坪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風險評估。利用ArcGIS軟件分析鷂落坪自然保護區的生態風險源,構建基于旅游開發的生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生態風險進行定量評價和分析。
(4)提出鷂落坪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生態旅游發展模式。根據上述生態風險評價結果,并借鑒國內外較好的生態旅游經驗,提出鷂落坪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發展模式,促進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
3. 主要考核指標:
(1)構建鷂落坪自然保護區生態風險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提出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生態旅游發展模式;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