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2016年廣西環境狀況公報

時間:2017-06-13 16:22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

六、土地資源

(一)狀況

1.土地

廣西土地總面積2376.28萬公頃,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其他土地等用地格局未發生明顯變化。

2.耕地

廣西耕地面積為439.7萬公頃,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18.5%,其中水田195.3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44.4%;旱地244.1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55.5%;水澆地3259.8公頃,占耕地面積的0.07%。

耕地核減4877.6公頃,其中水田核減2114.4公頃,旱地核減2711.7公頃,水澆地核減51.5公頃。

3.石漠化

根據2011年石漠化監測結果,廣西石漠化土地面積192.6萬公頃,其中輕度石漠化27.5萬公頃,占14.3%;中度56.7萬公頃,占29.4%;重度99.9萬公頃,占51.8%;極重度8.6萬公頃,占4.5%。潛在石漠化土地面積229.3萬公頃。

(二)措施與行動

·嚴防死守耕地保護紅線,實施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簽訂《2016-2020年度耕地保護責任狀》,下達14個設區市2016-2020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任務指標。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 農業廳關于做好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更新完善工作的通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 農業廳關于加快推進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完成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的編制、論證審核及審核意見批復工作,并獲得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批復論證審核意見。

貫徹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審查耕地占補平衡1327宗,面積1.47萬公頃。完成24批補充耕地指標網上交易,面積0.43萬公頃。

超額完成《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方案》確定的廣西2016—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標436.4萬公頃,超額量達3.34萬公頃。

·探索推進表土剝離利用

印發《關于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關于切實做好2016年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展泉南高速公路南寧至柳州(鹿寨)段改擴建工程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試點工作。

·創新土地利用技術和模式

2016年,在全國第三屆(2014—2016年)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創建活動中,南寧市青秀區、賓陽縣、柳州市柳北區、柳州市柳南區、柳城縣、全州縣、荔浦縣、灌陽縣、博白縣、陸川縣、平果縣和靖西市等12個縣(市、區)獲得“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的稱號,廣西獲此稱號數量在全國所有省(區、市)中排名第一。

·繼續推進石漠化治理

2016年,整合投資4.725億元(含林業、水利、農業、畜牧業項目投資),完成石漠化區域封山育林2.77萬公頃,人工造林0.19萬公頃。

·大力推廣節水農業

2016年,廣西大力推廣覆蓋栽培、深耕深松與聚土壟作、水稻淺濕控制灌溉、噴灌和微灌、集雨補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累計推廣面積111.59萬公頃,實現節水5.02億立方米,節肥2.72萬噸,增加作物產量51萬噸,增加農民收入8.03億元。

七、氣候與自然災害

(一)狀況

1.氣候

2016年,廣西各地年平均氣溫17.6~23.8℃,廣西年平均氣溫21.4℃,較常年偏高0.7℃,比2015年低0.1℃;各地年降水量723.9~2983.8毫米,廣西平均年降水量1647.7毫米,較常年偏多7%,比2015年多289.3毫米;各地年日照時數1231~2209小時,廣西平均年日照時數1607小時,較常年偏多88小時,比2015年多253小時。

2.自然災害

氣象災害 2016年1月下旬廣西大范圍降雪,雪線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南。洪澇、臺風災害造成受災人口325.48萬,死亡失蹤15人,倒塌房屋5053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2.33萬公頃,成災面積9.28萬公頃;停產工礦企業69個,鐵路中斷19條次,公路中斷1240條次,機場關停29個次,供電中斷469條次;損壞水庫20座,損壞堤防1341處167.61公里,損壞水閘202座;因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43.07億元。有10個市、40個縣(市、區)受旱,農作物受旱面積15.85萬公頃,其中成災3.11萬公頃,絕收0.53萬公頃;累計6.85萬人、2.16萬頭大牲畜因旱臨時飲水困難,直接經濟總損失6.06億元。

海洋災害 廣西沿海遭受“電母”“莎莉嘉”2次風暴潮災害,直接經濟損失2.69億元,3次異常大潮,58天波高≧3.0m海浪,1次赤潮,面積約20平方公里。

地質災害 2016年廣西共發生地質災害183起,其中自然因素引發157起、人為因素引發26起;滑坡52起,崩塌83起,泥石流5起,地面塌陷43起。災害造成24人死亡,3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269.3萬元。與2015年相比,災害發生數減少174起,死亡人數增加6人,受傷人數減少5人,直接經濟損失減少1666.4萬元。

(二)措施與行動

·強化防災減災監測服務

啟動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響應72次,報送《重大氣象信息專報》11期、《氣象服務信息》66期,發布各類氣象預警信息9525條,發布人數5.7億人次。發布海浪預警報共12期和風暴潮預警報共11期,短信近9200條。出動2.47萬人,開展地質災害排查巡查3.23萬人次,排查巡查地質災害點或易發村15.41萬個,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10.06萬張;召開廣西2016年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會商會1次,召開2016年海洋災害預測會商會1次,召開廣西地質災害防御工作視頻會5次;升級改造《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災害預警分析系統》《廣西地質災害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更新地質災害數據庫;自治區、市、縣級共發布地質災害預警預報1764次。

·做好災害應急處置和貯備

有效應對16次大范圍暴雨天氣、4個臺風的襲擊,圓滿完成“兩會一節”重大活動保障任務。成功預報和避讓地質災害4起,避免51人傷亡;組織轉移人員706次,轉移7864人,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對沿海重要港灣、河口、赤潮多發區等重點敏感區域進行實時監測,開展海洋放射性常規監測,組織專家評估,應對核電能源發展的海洋環境安全風險。

·加強防災宣傳培訓與應急演練

舉辦各種形式地質災害宣傳培訓861場次,參加人員14.57萬人,其中專門培訓187場,參加人數4.59萬人;組織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344場,參加演練人數3.47萬人;舉辦海洋風暴潮、赤潮災害應急演練各1次。

·實施地質災害治理項目

下達地質災害治理項目資金9915萬元,安排地質災害治理項目186處,受益群眾4.71萬人。完成治理項目270處,35萬人受益。

八、其他

1.中央環境保護督察

2016年7—8月,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廣西開展督察工作。督察期間,廣西各級人民政府按時辦結群眾舉報環境問題2341件,責令整改1739件,立案處罰176件,罰款總金額865萬元,查封扣押22件,關停取締147件,立案偵查6件,拘留10人,問責351人,約談204人。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突出問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專門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確整改要求,落實整改責任單位,限時完成整改任務。

2.環保“六步法”推進治污

督政治污 印發《自治區2015—2017年環境保護綜合督查工作方案》,對貴港、欽州、河池、崇左4個設區市及桂平、靈山、南丹、大新4個縣(市)和欽州市皇馬工業園開展綜合督查,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專業查污 設計“政府招標—第三方專業機構獨立調查—立體診斷”的查污模式,在廣西12個設區市開展專業查污,摸清環境污染問題底數,查明原因、找準癥結、厘清職責。

專項控污 升級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對800多家重點企業排污進行有效監控,確保穩定達標排放。采用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在工業園區污染集中控制等領域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

幫企減污 編制發放《幫企減污系列政策匯編(第一冊)》《水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與產品指導目錄》《廣西重金屬污染防治先進技術名錄匯編(一)》等材料,通過培訓、座談、研討等方式幫助企業提高政策能力,選擇和優化污染防治技術,取得減污成效,實現綠色發展。

依法懲污 強化環境執法,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辦理環境違法案件共2160件,比2015年增加800多件,其中按日計罰12件,查封扣押22件,限產停產58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44件、涉嫌環境污染犯罪9件。處罰金額達1.167億元,其中按日連續處罰金額達930.5萬元。

公眾評污 及時公開環境信息,面向公眾開放環境監測、環境科研、環境管理等領域工作;圍繞廣大群眾關心的大氣、水、噪聲、固體廢物防治、生態鄉村建設等環境熱點,全年組織公眾約5萬人參觀污染治理示范點。邀請有關專家、學者、政協委員、媒體人士、學生、工人及市民共650人,組成“公眾評污團”,對進一步改善南寧市環境空氣質量建言獻策,對柳州鋼鐵廠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現場評價。

3.土壤與重金屬污染防治

落實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河池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方案(2016—2020年)》。完成2016年度廣西土壤環境質量243個風險點監測。爭取中央土壤污染治理專項資金5.11億元,支持土壤和重金屬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和河池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等項目37個,完成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建設13個。

編制《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三五”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廣西有色金屬采選冶廢水專項整治方案》,印發《刁江流域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行動計劃》。籌措資金2000萬元,在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實施3個重金屬民生應急保障項目。安排治理補助資金300萬元,支持河池市11家關停企業遺留危險廢物的治理和處置,消除環境安全隱患。

4.危險廢物管理

2016年,抽查生產單位78家,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合格率為97.3%。截至2016年底,全區共有危險廢物持證經營單位34家,主要處置和利用含鉛廢物、廢礦物油、有色金屬冶煉廢渣、醫療廢物、廢酸等,全區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證單位已形成107.67萬噸/年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對20家經營單位檢查,規范化管理合格率為95.5%。嚴厲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犯罪,立案查處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案件9起,移送公安機關2起。

5.建設項目管理

嚴把建設項目環保準入關,嚴控新建“兩高”和產能過剩項目。共審批非輻射類建設項目環評文件6486個、非輻射類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文件3395個。全力推進重大項目環評審批工作,完成44項自治區重大項目的環評審批,占總數的100%;完成106項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新開工重大項目的環評審批工作,占總數的95%。加強未批先建項目清理工作力度,排查出環境違法違規項目1.21萬個;清理項目1.19萬個,其中淘汰關閉1810個,整頓規范4649個,完善備案5436個。

6.移動執法

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開展環境監察移動執法建設,獲得移動執法專項資金支持約2500萬元,建成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的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并投入使用,并與環境保護部執法監管平臺實現對接,做到環境監察、環境執法數據資料實時上傳。通過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全年執法近2萬次,完成各種記錄2萬多條,上傳現場取證照片近萬幅。

7.環境信訪

2016年,全區各級環保部門累計處理各類環境信訪問題3.30萬件,同比減少2276件。大部分信訪問題得到解決,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查處,維護了群眾的環境權益。

8.突發環境事件及處置

2016年,廣西共發生突發環境事件8起,級別均為一般環境事件,其數量與級別較2015年基本持平。突發環境事件均得到妥善處置,環境安全形勢保持總體平穩。

9.環境宣傳教育

利用“六·五”世界環境日以及廣西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活動周廣西活動、全國環境與健康宣傳周廣西活動和全國科普日活動暨廣西“十月科普大行動”、環保公眾開放日等平臺,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環保意識。與中華環保基金會共同開展2016年“青少年環境知識科普課堂——生命之水”廣西項目,組織3萬多名小學生了解科學飲水、節約用水、保護水源等環保基礎知識。建立與媒體間的溝通渠道,圍繞廣西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環境質量狀況舉行3次新聞發布會。在主流媒體刊播環境保護新聞報道和專欄。建立起覆蓋市、縣(市、區)環保部門的輿情監控和輿論引導體系。申報創建自治區綠色環保教育基地,推動國際生態學校、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實踐活動。

《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狀況公報》編寫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

附件:


編輯: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