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30 10:04
來源:太原市政府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城鄉管委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煤炭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不銹鋼園區管委會、國網太原供電公司、各燃氣企業
2.加大燃煤鍋爐淘汰力度。以集中供熱為重點,以燃氣、電等清潔能源及污水源熱泵、太陽能、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為補充,10月底前,市區和縣城建成區20蒸噸/小時及以下489臺燃煤采暖鍋爐全面“清零”,三縣一市范圍內常年運行的149臺燃煤鍋爐全部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兩項措施減少燃煤99.3萬噸。其中:小店區拆除燃煤鍋爐234臺、1193蒸噸,年減少燃煤36萬噸;杏花嶺區拆除燃煤鍋爐17臺、41蒸噸,年減少燃煤0.8萬噸;尖草坪區拆除燃煤鍋爐26臺、93蒸噸,年減少燃煤1.8萬噸;萬柏林區拆除燃煤鍋爐52臺、396蒸噸,年減少燃煤12.8萬噸;晉源區拆除燃煤鍋爐121臺、190蒸噸,年減少燃煤2.8萬噸;綜改示范區拆除燃煤鍋爐5臺、25蒸噸,年減少燃煤1.6萬噸;市環保局拆除燃煤鍋爐16臺、215蒸噸,年減少燃煤11.8萬噸;古交市拆除燃煤采暖鍋爐4臺、6蒸噸和常年運行燃煤鍋爐45臺、395蒸噸,年減少燃煤19.8萬噸;清徐縣拆除燃煤采暖鍋爐10臺、13蒸噸和常年運行燃煤鍋爐80臺、163蒸噸,年減少燃煤8.2萬噸;陽曲縣拆除燃煤采暖鍋爐4臺、6蒸噸和常年運行燃煤鍋爐14臺、20蒸噸,年減少燃煤1萬噸;婁煩縣拆除燃煤采暖鍋爐10臺、51蒸噸和常年運行燃煤鍋爐,年減少燃煤2.6萬噸。
牽頭單位:市城鄉管委、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不銹鋼園區管委會
繼續推進“城中村”拆除改造。年內完成寇莊、大村、松莊、新溝、中澗河、東澗河、三給、窊流、北寒、金勝、董茹等30個整村拆除工作,拔掉城中村黑煙囪5000根以上,冬季減少燃煤10萬噸以上。
牽頭單位:市住建委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不銹鋼園區管委會
組織實施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年內完成園藝所地塊、雙塔南巷地塊、凱旋街地塊、上蘭造紙廠地塊、晉西和平地塊、迎賓路地塊等集中連片棚戶區拆除改造工作,拆除2.96萬戶,拔掉小煙囪1.5萬根,冬季減少燃煤11萬噸。
牽頭單位:市房產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不銹鋼園區管委會
3.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2017年建成區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新建用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以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的散煤量,可納入新上熱電聯產項目煤炭減量平衡方案。清徐縣、古交市、陽曲縣和婁煩縣縣城基本實現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新增居民建筑采暖要以電力、天然氣、地熱能、空氣能等采暖方式為主,不得配套建設燃煤鍋爐。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
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城鄉管委、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不銹鋼園區管委會
(三)加強工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1.實施特別排放限值。9月底前,所有鋼鐵、燃煤鍋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鋼鐵行業治污升級改造要求見附表1)。重點排污單位全面安裝大氣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情況,依法查處超標排放行為。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不銹鋼園區管委會
2.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強化工業污染源對標治理,以火電、鋼鐵、水泥、焦化、平板玻璃等行業及燃煤鍋爐為重點,推進全面達標工作。實施清徐重污染企業環境綜合整治。以清徐307國道兩側工業集中區為重點,對焦化、水泥、鋼鐵等重污染行業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全力解決307國道兩側環境污染問題。對暖氣片及鑄造行業實施“煤改氣”工程,未能按期完成的一律停產治理。焦化行業實現大氣和水全面達標排放。工業企業廠區內所有原料堆、煤場、渣場組織實施全封閉改造。力爭2017年7月底前完成太鋼綜合原料廠全封閉工程,年底前完成太鋼渣場不銹鋼渣冷卻車間塵汽治理工程。力爭年內完成大唐第二熱電廠火車運煤建設工程,實現運煤鐵路化。全面加強低效大氣治污設施和未安裝自動監控設施企業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納入環保重點監管范圍,督促企業安裝自動監控設施。建立企業排污臺賬,從嚴處罰違法排污行為。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太原鐵路局、太鋼集團、大唐第二熱電廠、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不銹鋼園區管委會
3.推進排污許可證管理。加快推進太原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一證式”環境管理制度體系建設。按照國家要求,分行業分步驟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2017年6月底前完成火電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2017年底完成列入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重點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全部鋼鐵、水泥(含磨粉站)企業排污許可證申請核發工作。結合污染排放特征和地方排放標準實施要求,在全省率先開展農藥、醫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等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不銹鋼園區管委會
4.加快推進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制定全市VOCs排放清單,摸清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分批發布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名單;全面完成《山西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確定的治理項目,已建成的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運行。
全面推進石油化工,醫藥、農藥等化工類,汽車制造、機械設備制造、家具制造等工業涂裝類,包裝印刷等揮發性有機物治理,10月底前基本完成整治任務。
大力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有機溶劑、膠黏劑、油墨等原輔材料,配套改進生產工藝;全面實施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儲存、裝卸損失排放,優先采用壓力罐、低溫罐、高效密封浮頂罐,有機液體裝卸采取全密閉、下部裝載、液下裝載等方式,并實施高效油氣回收措施(不含柴油),配備具有油氣回收接口的車船;強化無組織排放廢氣收集,采取密閉措施,安裝高效集氣裝置;加強有組織廢氣治理,配套安裝焚燒等高效治理設施;非正常工況排放的有機廢氣應送火炬系統處理。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