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03 09:13
來源:科略環境
以環境公報為依據,對全國74個城市六項污染物的濃度及達標率進行年際比較,同時以全國三個重點區域為例分析,認為在其他污染物濃度普遍下降的今天,臭氧濃度卻在大范圍內持續走高。特別是對于京津冀地區這樣的臭氧污染高發區,將來必將成為臭氧污染防治的“主戰場”。
根據2013年至2016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74個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城市六項污染物的平均濃度和城市達標比例統計結果見圖1,2。
圖12013年~2016年74城市六項污染指標濃度年際比較
注:數據來源:http://www.zhb.gov.cn/。臭氧濃度為O3日最大8小時第90百分位數濃度,CO濃度為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濃度(下同)。
小科具體計算了74個重點城市六項污染物的平均濃度和城市達標比例變化規律,計算結果見表1。
表12013年~2016年74城市六項污染指標濃度、達標率變化
從全國尺度來看,五種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年均濃度和城市達標比例都呈現下降趨勢。可是!!唯獨臭氧上升10.8%!!
接下來,小科以全國三個重點區域、主要省份和直轄市為例,為您慢慢道來。。。。。。
近年來全國三個重點區域臭氧的年變化圖如下,以2014,2015和2016三年的臭氧年變化圖為例。
可以明顯看出,在以上三個研究區中,京津冀地區的臭氧污染情況最為嚴重,2016年的臭氧濃度明顯高于前兩年,近三年來均高于國家二級標準。
長三角地區2015年臭氧濃度高于國家二級標準,2016年略有下降,但是,在查閱2017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的空氣質量后,臭氧污染已再次“卷土重來”!!
珠三角地區近三年來,臭氧整體并未超標,但2016年臭氧濃度水平顯著高于2015年。小科具體看了幾個重點城市的臭氧濃度,結果卻略有不同。
具體到幾個重點省份和直轄市,我們再來看看污染物的濃度變化,統計數據
表22013年至2016年各省市臭氧濃度比較
注:數據來源:各省市環保官網。臭氧濃度為O3日最大8小時第90百分位數濃度。
僅從公報數據來看,在統計省市中,近年北京、江蘇和上海的臭氧濃度已經超過國家二級標準,2016年,我國西南地區臭氧濃度最低,北京最高。以北京為例,近四年來,臭氧濃度普遍在200μg/m3左右,遠高于國家二級標準。陜西、天津和西藏三省濃度超過150μg/m3,接近二級標準,目前看來重慶和福建的管控效果最好。
這么多的語言這么多的話這么多的數據,,,,,匯成一段話。。。。。。。
臭氧儼然已經成為我國絕大多數城市的通病,在其他污染物比較好控制的今天,臭氧濃度卻在大范圍內持續走高。特別是對于京津冀地區這樣的臭氧污染高發區,將來必將成為臭氧污染防治的主要地區。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