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布2017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

時間:2017-08-07 15:10

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

二、2017年度空氣質量目標

2017年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收官之年,要完成國家和自治區確定的目標,同時做好“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的有機銜接。

總體目標:2017年,全區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烏魯木齊市等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氣數量減少,空氣質量有所好轉。

具體指標:2017年,烏魯木齊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比2013年下降25%以上,昌吉市下降10%以上,伊寧市、和田市、喀什市、阿克蘇市、阿圖什市、庫爾勒市、吐魯番市、哈密市下降5%,克拉瑪依市、塔城市、博樂市、阿勒泰市保持2013年水平。

三、2017年度重點任務

(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

1.提高環境準入標準。嚴格執行國家產業、環境準入政策,防范過剩和落后產能跨地區轉移,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方案,落實年度淘汰任務。

(責任單位:自治區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廳、財政廳、煤炭工業管理局,第一個單位是牽頭單位,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均為責任單位,以下不再列出)

2.全面開展戰略環評和行業、園區規劃環評,將其作為項目環評審批的重要依據。重點區域內項目建立環評會商制度,重點區域內不再布局建設煤化工、電解鋁、燃煤純發電機組、金屬硅、碳化硅、聚氯乙烯(電石法)、焦炭(含半焦)等行業的新增項目。

(責任單位:自治區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廳)

3.嚴格污染物排放標準。認真落實《關于重點區域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環保廳2016年第45號)的要求,鋼鐵、石化、火電、水泥等行業和燃煤鍋爐嚴格執行重點行業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其他工業企業一律執行國家最新污染物排放標準,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

(責任單位:自治區環保廳)

4.推進重污染企業出城入園。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位于城市主城區的重污染企業搬遷入園工作。今后,所有新、改、擴建的化工、建材、有色金屬冶煉等項目要全部進入園區。

(責任單位:自治區經信委、發改委、環保廳)

5.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企業全部完成清潔生產審核并完成清潔生產技術改造計劃。(責任單位:自治區經信委、環保廳)

(二)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污染物排放。

1.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烏昌石區域、奎獨烏區域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重點區域內各縣市要制定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計劃,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劃定和擴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禁燃區內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

(責任單位:自治區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廳)

2.實施燃煤鍋爐整治。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區城市建成區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工作,禁止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20蒸噸以上在用燃煤鍋爐達到新的排放標準。

(責任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環保廳、質監局)

3.加快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按照自治區環保廳《關于做好2017年度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通知》(新環發〔2017〕31號)要求,列入2017年計劃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機組,要嚴格按規定時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

(責任單位:相關企業、環保廳)

4.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有毒有害廢氣治理。加強環境監測監管,建立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和有毒有害廢氣重點監控企業名錄,督促相關企業開展污染治理、技術改造,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責任單位:自治區環保廳)

5.強化城市揚塵污染控制。大力推行綠色施工,施工工地主要道路全部采取硬化處理措施;堆放土方全部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措施;土方作業全部采取灑水降塵措施。渣土運輸車輛全部實施密閉運輸;推行道路機械化清掃,加大環衛清掃車輛配備力度,提高城市道路機掃率;加強堆場揚塵控制,煤(料)堆全部實現封閉儲存。

(責任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環保廳)

6.機動車污染防治。2017年底前全區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推進自治區機動車環保監測數據管理傳輸平臺建設,實現縱向與各地州機動車尾氣檢測平臺、環保檢測機構聯網,橫向與公安交管部門聯網,2017年底前完成與環保部聯網。

(責任單位: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自治區公安廳、環保廳、交通運輸廳)

7.加強油品質量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非法生產、銷售油品行為,所有加油站嚴禁銷售不符合國V標準的汽、柴油。

(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質監局、工商局、安監局)

(三)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提高城市清潔能源使用比重,加快推廣以電代煤、以電代柴、以電代氣,提高天然氣未覆蓋地區居民炊事、取暖電氣化水平。加快推進電鍋爐、電供暖等清潔供暖項目建設。

(責任單位:自治區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

(四)加強環境監管能力

1.落實當地政府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施行網格化監管,落實屬地監管(轄區)職責。發揮縣(市、區)、鄉(鎮、街道)、社區(村)的監督作用,加強對網格履職情況的監督檢查。

(責任單位: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

2.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境監測、監察、信息、應急、宣教等能力建設力度,繼續推進全區城市細顆粒物(PM2.5)監測能力、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體系建設。

(責任單位:自治區環保廳、財政廳)

(五)編制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負責本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要編制本地區重污染天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組織開展本地空氣質量預報工作,并根據預報結果達到本地規定的預警級別時,及時發布本地預警信息,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和指揮本地區的應急響應工作。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