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2 16:40
來源:中新網、環保部微博
2017年8月22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介紹我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并通報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有記者提問,有媒體報道稱,臭氧污染已成為繼pm2.5之后,影響空氣質量的又一重要污染物。請問對臭氧污染是否有明確治理時間表?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明確,環保部在繼續將pm2.5作為大氣污染治理首要任務的同時,將以加強NOx和VOCs排放控制為重點,扎實推進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
別濤稱,下一步,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對“十三五”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加強監督考核;二是積極削減臭氧生成的前體物NOx和VOCs,加快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三是出臺VOCs防治政策,加快制定農藥、涂料、醫藥、無組織逸散的排放標準;四是進一步研究臭氧的形成機理,以及重點區域NOx和VOCs的最佳協同減排比例。通過這些努力,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初步遏制VOCs排放和臭氧污染上升趨勢。
根據環保部此前發布的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情況顯示,上半年,京津冀區域13城市PM2.5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3%;PM10濃度為1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2%。
針對京津冀PM2.5和PM10濃度不降反升的現象,環保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22日的環保部例行發布會上解釋說,還有另一組數據需要注意:2017年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1至7月的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60%、69.8%、83.1%、83.6%、70.5%、77.8%和82.5%,PM2.5濃度分別為:117、62、48、40、38、29、27微克/立方米。
“數據顯示,除1、2月份外,其他月份優良天數比例維持在70%以上,其中三個月都在80%以上。PM2.5濃度除1、2月外,最高值都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每月的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下降17.20%、4.8%、持平(0%)、3.3%、6.9%,并呈逐月下降趨勢。”劉友賓說,1、2月份頻發的重污染過程,拉低了上半年優良天數的比例。自3月份以來,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呈不斷改善趨勢。以北京市為例,據測算,1、2月份重污染過程對上半年的PM2.5濃度貢獻率高達30%,而3至6月的PM2.5濃度連續四個月實現了歷史同期最低。
“實踐證明,《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關于大氣污染防治的各項部署是正確的。同時,當前大氣環境質量離公眾的期待仍有較大差距,違法排污問題依然嚴重,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行動以來,各地發現了大量散亂污企業,更提醒我們必須繼續保持環境執法的高壓態勢,絲毫不能松懈。”劉友賓說。
有記者問,最近網上有一個意見,實行管控的時候有的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引起大家的非議,所以問一下您這邊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強調,我們從來沒有要求環保部門一刀切,相反據我所知,部領導有兩個態度是明確的:一個是反對部分地方,在平時疏于監管,使違法企業長期存在,污染環境。這種現象環保部是堅決反對的,因為它表現為不作為。
第二個反對部門地方,平時不作為,到了環保督查檢查巡查的時候,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片面處理發展與環保的關系,這是嚴重的不負責任,也是濫作為。我們反對平時不作為,也反對檢查時的濫作為。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