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9 09:30
來源:杭州市政府
日前,杭州市政府印發關于杭州市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杭州推進電力行業、工業鍋爐超低排放技術改造。所有電廠煙氣排放達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的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要求,所有工業鍋爐煙氣排放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的燃氣排放限值要求。全市域原則上禁止新建(含改、擴建,下同)不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目錄與空間布局指引的化工、印染、造紙、水泥、建材、電鍍等重污染項目;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濱江等六城區范圍內原則上不再新建、擴建產生VOCs排放的工業項目。全文如下: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杭州市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的實施意見
杭政辦〔2017〕2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破解大氣復合性污染問題,持續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保障群眾身體健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等法律法規,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各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以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為抓手,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落實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為推進杭州“美麗中國”樣本建設,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城市國際化、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謀劃、有序推進。科學制定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工作目標,既著眼長遠、統籌謀劃,夯實基礎、加強長效管理,又立足當前、有序推進,加快突破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問題。
2.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地方政府對轄區環境空氣質量負總責,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和推動作用。同時,嚴格落實排污者的主體責任,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和治理污染。政府與企業同向發力,實現區域清潔排放。
3.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堅持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調動全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清潔排放區”建設,讓群眾共享幸福和諧品質生活。
4.區域協作、聯防聯控。加強區域交流合作,不斷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協力共保區域環境空氣質量。
(三)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5年,分階段分步驟實現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建設目標,建成新“三無”城市,即城市建成區(工業園區除外)無燃煤鍋爐,無造紙、印染、化工、制革、電鍍、水泥、冶煉等重污染高耗能行業企業,無國Ⅲ排放標準以下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市區PM2.5年均濃度基本達到二級標準。
(1)能源結構清潔化。全面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10蒸噸以下鍋(窯)爐全部使用天然氣、電等符合國家規定的清潔能源。
(2)排放標準清潔化。全面執行特別排放區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10蒸噸以上(不含)鍋爐(包括所有一產、二產、三產的電站鍋爐、工業鍋爐、生活鍋爐等)按鍋爐類型全面執行燃氣輪機組或天然氣鍋爐特別排放限值標準。
(3)產業發展清潔化。大力發展信息經濟和高新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低小散污企業,加快產業集聚發展,工業園區外基本無造紙、印染、化工、制革、電鍍、水泥、冶煉等行業企業。
(4)車船尾氣清潔化。市域范圍內運行的所有公交車逐步更新替代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在社會機動車保有量中占比達到20%以上;劃定全域河流為船舶低排放控制區,禁止以國V標準以下柴油為燃料的船舶航行和停泊;全域禁止使用國Ⅲ排放標準以下的非道路移動機械。
(5)居民生活清潔化。提倡居民使用綠色產品,倡導民眾參與綠色志愿服務,引導民眾樹立綠色增長、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2.階段目標。
(1)到2020年,根據杭州市產業結構和地方特色建立健全地方標準,基本完成“清潔排放區”地方標準體系框架的構建;推進印染、化工、造紙、水泥、有色金屬等大氣污染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市區PM2.5年均濃度達到42微克/立方米以下。
(2)到2022年,進一步完善“清潔排放區”地方標準體系,全面完成重點行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市區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40微克/立方米以下。
(3)到2025年,“清潔排放區”地方標準體系更加完善,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更加優化,企業和個人自覺守法意識較高。桐廬、淳安、建德、臨安等四縣(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市區PM2.5年均濃度力爭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二、對標最嚴標準,建立健全嚴格的“清潔排放區”標準體系
嚴格執行現有國家和省排放標準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根據杭州產業結構和地方特色,在能源、工業、非道路移動機械、揚塵及生活服務等方面建立健全地方標準,逐步構建、完善杭州“清潔排放區”地方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和倒逼作用,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大氣污染治理。
(一)實施更清潔能源使用標準。
在全省率先實施“浙Ⅵ”汽油地方標準,持續提升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汽、柴油油品質量;制定低硫潔凈煤地方標準,實施低硫、低灰分配煤工程。
(二)執行更嚴格排放標準。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