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湖南省發布“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時間:2017-10-23 09:48

來源:湖南省政府

(二十三)加快互聯網與資源循環利用融合發展。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逐步建設廢棄物在線回收、交易等平臺,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推動"社區綠色回收示范點"建設。建立重點品種的全生命周期追溯機制。在開展循環化改造的園區建設產業共生平臺。鼓勵相關行業協會、企業逐步構建行業性、區域性、全國性的產業廢棄物和再生資源在線交易系統,發布交易價格指數。到2020年,初步形成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高值廢棄物在線回收利用體系。(牽頭單位:省發改委,參加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等)

六、實施節能減排工程

(二十四)節能重點工程。組織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電機系統能效提升、綠色照明、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能量系統優化、煤炭消費減量替代、重點用能單位綜合能效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推進、城鎮化節能升級改造、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等節能重點工程,推進能源綜合梯級利用,形成2000萬噸標準煤左右的節能能力,節能服務產業產值持續增長。(牽頭單位:省發改委,參加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國資委、省質監局、省機關事務、省能源局等)

(二十五)主要大氣污染物減排重點工程。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程,實現火電機組超低排放全覆蓋。對6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含小火電和熱電聯產機組)實施SNCR脫硝改造,實現大氣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淘汰運行滿20年、單機容量10萬千瓦及以下常規燃煤機組和服役期滿的單機容量20萬千瓦以下各類機組,淘汰供電標準煤耗高出2015年省平均水平10%或全國平均水平15%的各類燃煤機組;淘汰土燒結、化鐵煉鋼等一批落后工藝技術裝備;淘汰立窯、無頂輪窯、馬蹄窯等土窯和低檔衛生陶瓷生產線、平拉工藝平板玻璃生產線(含格法)。實施電力、鋼鐵、水泥、石化、平板玻璃、有色等重點行業全面達標排放治理工程。全面提升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效率和效果,到2020年底,全省油氣回收率達到90%以上。對家具、印刷、制藥等重點行業實施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原輔材料替代,建設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收集與治理設施,推進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控建設。(牽頭單位:省環保廳、省發改委、省經信委,參加單位:省財政廳、省能源局、省工商局等)

(二十六)主要水污染物減排重點工程。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水污染生產項目。對化工、造紙、食品加工、紡織印染等行業廢水處理提標改造。建設工業集聚區污水、垃圾集中處理等污染治理設施。重要水源地、城市內湖、水環境敏感區域等重點水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于2017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到2020年,所有縣市區和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市州城區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于2020年底前達到100%。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適養區內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的糞污設施改造,到2020年,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利用設施的比例達到75%以上。(牽頭單位:省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委,參加單位: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質監局等)

(二十七)循環經濟重點工程。積極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組織實施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示范基地、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以及"互聯網+"資源循環、再生產品與再制造產品推廣等專項行動,爭取創建2個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1個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和一批省級示范基地。推進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到2020年,再生資源替代原生資源量近2億噸,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參加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委、省商務廳等)

七、強化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建設

(二十八)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示范推廣。推進節能減排科技資源集成和統籌部署,開展實施節能減排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加快高超超臨界發電、低品位余熱發電、小型燃氣輪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細顆粒物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汽車尾氣凈化、垃圾滲濾液處理、餐廚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共性、關鍵和前沿技術攻關,以及新型技術裝備研發與產業化。推廣高效煙氣除塵和余熱回收一體化、高效熱泵、半導體照明、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成熟適用技術。遴選一批節能減排協同效益突出、產業化前景好的先進技術,推廣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牽頭單位:省科技廳,參加單位: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能源局等)

(二十九)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系統集成應用。推進區域、城鎮、園區、用能單位等系統用能和節能。選擇具有示范作用、輻射效應的園區和城市,逐步統籌整合鋼鐵、水泥等高耗能企業的余熱余能資源和區域用能需求,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大力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支持基于互聯網的能源創新,推動建立城市智慧能源系統,鼓勵發展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小區和智能工廠,推動智能電網、儲能設施、分布式能源、智能用電終端協同發展。綜合采取節能減排系統集成技術,推動鍋爐系統、供熱/制冷系統、電機系統、照明系統等優化升級。(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能源局,參加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質監局等)

(三十)完善節能減排創新平臺和服務體系。建立完善節能減排技術評估體系和科技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綠色技術服務平臺,推動建立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檢測認證服務機制。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減排科技企業和服務基地,建立一批節能科技成果轉移促進中心和交流轉化平臺,組建一批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研究基地(平臺)等。繼續發布湖南省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目錄,建立節能減排技術遴選、評定及推廣機制。加快引進國外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推動省內節能減排先進技術裝備"走出去"。(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環保廳,參加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質監局等)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