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25 09:52
來源:淮安市政府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十條”和省市大氣污染防治要求,淮安市積極開展大氣顆粒物在線源解析系統建設,為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整治提供重要“靶向”目標。淮安于2014年10月引進在線源解析設備,通過三年的不斷摸索和總結,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大氣污染源化學組分和源占比率分析系統。2017年,根據市區主要生活污染物排放特點和市區周圍化工區十余家重點企業排污特點,我們將近地面顆粒物來源分為7大種類,包括燃煤源、機動車尾氣源、工業工藝源、二次無機污染源、生物質燃燒源、揚塵源及其他源,采用日數據觀察、周數據分析報告、月數據分析報告的形式,對全市PM2.5污染源進行分析總結,根據7種大氣顆粒物污染源占比數值,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當源解析數據顯示燃煤源占比提升時,組織對全市耗煤企業開展煤質督查檢查,通過推進燃煤小鍋爐治理、煤電升級改造、對違規煤耗企業進行限產停產、加強全市散煤管控等措施,有效削減全市煤耗,降低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
當源解析數據顯示機動車尾氣源占比提升時,通過限行區域執法檢查、尾氣環保檢測等手段,嚴把國Ⅴ車輛準入關。推進老舊車輛淘汰4300余輛,投入運行新能源車輛400輛。全省第二家、蘇北第一家采取機動車尾氣遙感路檢抽檢。至11月底,檢測機動車17.8萬余輛,一次檢測不合格車輛10014輛,有12個車主的車輛未達到國Ⅴ排放等級,未予準入。
當源解析數據顯示工業工藝源占比提升時,組織開展VOCS綜合整治,同時出臺市縣兩級餐飲油煙整治方案、汽車維修業VOCS治理方案、強制性清潔原料替代方案等配套子方案。重點開展化工、石化、印刷包裝等行業企業VOCS治理131家。目前項目整治完成率100%。同時,積極開展港口岸電系統建設。截至目前,完成港口(碼頭)岸電系統建設31套,超額完成省定23套任務。
當源解析數據顯示生物質燃燒源占比提升時,組織開展全市秸稈禁燒禁拋專項行動。市委市政府于每年夏、秋兩季召開專題會議對秸稈禁燒工作進行部署,市里成立8個督查組開展督查巡查。今年全市沒有著火點被通報,主城區未受到焚燒秸稈影響。
當源解析數據顯示二次無機污染源和揚塵源占比提升時,組織開展揚塵污染整治。重點針對建筑(拆遷)工地、混凝土攪拌站、貨運車站和港口碼頭、工業企業物料堆場等易產生揚塵的場所,開展揚塵污染專項檢查,對建筑(拆遷)工地、快速路建設延線等揚塵污染問題全市通報并下發交辦單;完成物料堆場建設封閉廠棚20個。
大氣顆粒物源解析系統的建設,為淮安市提供了治霾技術支撐和“靶向”溯源,空氣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截至12月17日,PM2.5濃度均值49.2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4.3%,達到“大氣十條”要求下降20%的目標。優良天數244天,優良比例達69.5%,達到國考優良率67%的要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一氧化碳、PM2.5等主要空氣污染物濃度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幅度在4.9%-31.9%。重污染天氣同比2016年減少5天,大氣污染方面投訴舉報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5%。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