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5 14:20
來源: 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
1 2018年1月12-2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遭遇了今年秋冬季最長的一次區域重污染過程。
那么………2016-2017年跨年的那次重污染過程好像也很長?有多長?
先來看兩次污染過程時長的PK
好像差不多嘛!再看兩次污染過程
PM2.5峰值濃度的PK
很明顯,2017年的重污染無論從日均最高、還是小時最高濃度上都輕而易舉地碾壓了2018年的重污染2018年的重污染真是太low了!!!?
2 2018和2017年兩次重污染過程都存在大范圍的不利氣象條件持續時間長,區域風速小并且存在逆溫
略有不同的是,2018年污染過程中后期區域北部(北京、天津、廊坊等城市)受多股弱冷空氣影響,污染形勢有所緩解但區域中南部重污染過程持續
這就是為什么北邊的城市污染結束早的一個原因哦!
在氣象條件均不利的情況那污染程度是怎樣變化的呢?
別著急咱們慢慢往下看!
3 2018年污染過程前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中南部和山西南部地區,中后期逐漸集中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東西部地區。與2017年跨年污染過程PM2.5小時濃度峰值和日均最高相比,2018年初的污染過程區域內PM2.5小時濃度峰值和日均值最高均有顯著下降。
只說濃度變化覺得不過癮的話
下邊我們說點深層次的敲黑板啦!
與2017年跨年的污染相比,2018年初的污染過程中區域內所有城市碳氮比均呈現下降趨勢平均下降幅度達到50%左右說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散煤治理等措施取得重大成效
那為什么今年污染持續時間長但污染程度卻大大減輕了呢
4 因為……
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秋冬季大氣空氣質量改善
再看看“煤改氣、煤改電”的區域分布,有沒有看出深藍色區域和這個冬季藍天的關系?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