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24 11:27
來源:濟南市政府
中國固廢網獲悉,《濟南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暨“十大行動”實施方案》于近日印發,旨在扎實做好“城市雙修”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山體生態修復等十大行動,推動城市整體形象和層次品質顯著提升、特色風貌更加鮮明,確保試點取得明顯成效。詳情如下: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濟南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暨“十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濟政字〔2018〕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現將《濟南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暨“十大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濟南市人民政府
2018年2月9日
濟南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暨“十大行動”實施方案
2017年7月,我市入選全國第三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以下簡稱“城市雙修”)試點城市。為扎實做好“城市雙修”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山體生態修復等十大行動,推動城市整體形象和層次品質顯著提升、特色風貌更加鮮明,確保試點取得明顯成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對標“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中心任務,以保護山、水、泉生態特色資源,提升城市風貌特色,補齊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短板為重點,以“城市雙修”規劃、重點地區城市設計為引領,以實施項目為抓手,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建設品質,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泉城。
二、工作目標
(一)做好“顯山露水”文章,修復生態環境。遵循我市獨特自然稟賦條件,劃定生態控制線,構建生態安全格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推進山體、河流、濕地、林地、工業廢棄地生態修復,嚴格保護生態基底,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二)補齊民生設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堅持問題導向,填補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欠賬,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群眾生活舒適度。實施治堵攻堅,推進城市高快速路網、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慢行系統建設,提高綠色出行比例,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三)提升環境品質,塑造風貌特色。實施“中疏”戰略,推進城市更新,全面加強城市設計,大力開展違法建設、廣告牌匾、老舊小區、街景和路口通道整治,實施特色街區綜合更新、見縫插綠、裸土覆綠工程,促進千年古城、百年商埠復興,塑造山、泉、湖、河、城有機融合的城市風貌特色,提高“現代泉城”美譽度。
(四)探索機制創新,提升城市綜合治理能力。以“城市雙修”全國試點為有利契機,創新規劃理念方法、組織方式、實施舉措,增強規劃的統籌性、系統性和精準性,探索建立多方協同的“城市雙修”推進機制,強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合力,形成全國可借鑒、可推廣的試點示范。
三、強化規劃統籌引領
(一)開展現狀調查評估。根據城市自然條件、發展階段、經濟水平等現狀,開展城市生態環境評估和城市建設調查評估,找出生態環境、空間環境、城市功能設施、歷史文化保護以及特色風貌等方面亟需修復的區域,明確生態修復、城市修補重點任務。(責任單位:市規劃局)
(二)編制“城市雙修”規劃。在現狀調查評估的基礎上,聚焦山、泉、湖、河、城等資源要素以及生態環境、風貌特色、設施配套等問題短板,明確“城市雙修”總體引導、工作體系,制定專項規劃庫、實施項目庫及近遠期行動計劃,提出規劃管控和技術指引要求,指導“城市雙修”推進實施。(責任單位:市規劃局)
(三)開展專項規劃與重點地區城市設計。由“城市雙修”實施牽頭單位負責,結合“城市雙修”規劃要求,組織編制面向“城市雙修”項目具體實施的、可操作性強的專項規劃。加強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一湖一環”周邊、新東站、孫村、長清大學城等城市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協調景觀風貌、延續城市文脈,以實施專項規劃和城市設計指導“城市雙修”項目建設。(責任單位:市規劃局、各區政府、濟南高新區管委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籌)、市級各投融資平臺)
四、深入開展“十大行動”
(一)山體生態修復行動。由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完成南部山區和白泉泉域山體保護控制線劃定工作。由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牽頭,制定山體綠化提升和山體公園建設計劃,明確建設要求,組織開展城區及南部山區山體綠化提升、山體公園和環山綠道規劃建設,重點實施興隆山、鳳凰山等山體綠化,蔣山、白馬山、文昌山等山體公園,英雄山至七里山、金雞嶺至燕子山等環山綠道,南部山區山體造林綠化和郊野公園,以及二環東路南延、二環南路東延高架橋兩側森林生態廊道及山體生態修復工程,加快宜林荒山、荒坡、荒地植樹綠化和退耕還果還林,增加森林植被,拓展觀山、游山空間場所,逐步實現顯山露水目標。(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市城鄉建設委、各縣區政府、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南部山區管委會、濟南城市投資集團)
(二)水體生態修復行動。由市城鄉水務局牽頭,完成市域范圍內水體保護線劃定工作。由市城鄉水務局、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牽頭,系統開展河流、湖泊、濕地等水體生態修復和保護,組織實施河岸、庫區等周邊生態綠化,重點實施小清河城區段生態清淤、白云湖改造提升等修復工程,以及錦水河、商中河等中小河流重點段生態綜合治理,拓展河岸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空間。完成南部山區一級水源地生態修復,開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生態水系專項研究工作,加快推進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建設。(責任單位:市城鄉水務局、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濟南黃河河務局、各縣區政府、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南部山區管委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籌)、市級各投融資平臺)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