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議案二十:關于加大綠色金融對環境產業發展支持力度的建議

時間:2018-03-20 14:45

來源:E20研究院

兩會召開之際,針對目前我國環境領域的狀況,E20環境平臺聯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科達潔能總裁、江蘇科行環保董事長劉懷平、120家環境優秀企業、E20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專業研究智庫/聯盟四大專業力量,再次篩選出環保產業的20個“痛點”形成20個產業議案——“議20”。本文為議案二十:關于加大綠色金融對環境產業發展支持力度的建議

E20研究院 藍色產融促進聯盟 聯合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倍杰特國際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恒基濱水生態環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愛爾斯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綠色東方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華夏源潔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力斯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綠創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興蓉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財信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中科建禹環保有限公司、廣州首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黃山拓達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清之源環??萍加邢薰?、華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湖州森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錦江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州環境集團、江蘇碧諾環??萍加邢薰?、麥格理投資顧問(北京)有限公司、南通潤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啟迪桑德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環保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維拓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市光生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石獅市鴻峰環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萬朗水務科技有限公司、盛大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桑德國際有限公司、天津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水星空(北京)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議案二十:關于加大綠色金融對環境產業發展支持力度的建議

摘要:當前,綠色金融對環境產業的支撐還極大不足,僅有綠色信貸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應用。環境產業有其獨特特征。因此,建議證監會、銀監會要系統化設計綠色金融對環境產業的支撐,為環境企業在上市、股權融資、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等領域打開“綠色通道”。

十八大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突出地位。2015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發布,首次明確提出要建立我國的綠色金融體系。隨后,“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設立綠色發展基金。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而綠色金融是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持和保障。

在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共同推動下,綠色金融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2016年,全國綠色債券發行量達2400億元,約占全世界總量的40%,成為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到2017年6月底,全國21家主要銀行業機構綠色信貸余額8.22萬億元。到2017年年底,我國由政府和企業成立的綠色基金已約250支。綠色證券投資基金已經約有90支,總量接近800億元。而且我國在五個省區、八個城市啟動了綠色金融試點,多數試點地區已經推出了具體的方案和有力的措施。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綠色金融的發展積累了一些經驗,具備了一定金融創新的能力。

但從我國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初心而言,綠色金融應該能夠成為落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綠色金融不僅可以引導實體經濟步入綠色轉型通道,而且能夠“賦能”綠色環保產業的發展壯大。尤其是在當前打贏環保攻堅戰中,綠色金融可望發揮其連接和資源整合的作用,為改善環境質量貢獻力量。從此高度審視當前綠色金融的發展,即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一) 產品的覆蓋面明顯不足

當前,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雖然國家給予了足夠的政策支持,但由于綠色金融本身的特點,相較于傳統金融,綠色金融的產品體系還相對不那么完善。目前從發展現狀來看,綠色信貸還是主要的方式。綠色信貸業務本身服務對象局限,對于投資大、期限長、風險高、收益慢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項目等,由于缺乏標準化的評分體系和專業的評價機構,部分銀行持謹慎態度,投入不足,規模不足。因此,完善的產品設計體系,充分利用創新金融模式,是當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面臨的難題。

(二) 對環境產業的發展支撐明顯不足

從當前的現狀可以看出,我國綠色金融目前主要的支持方向還是以信貸的方式,在支持綠色項目層面。并沒有對當前綠色發展的主要供給方——環境產業足夠的支持。環境產業是以防止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所進行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自然保護開發等活動,理應成為綠色金融重點支持的領域。但事實上綠色金融僅有綠色信貸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環境產業,其遠不能滿足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保護環境的需求。

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對綠色金融產品的系統化設計、缺少綠色評估標準體系、缺少專業性機構——國家政策性綠色銀行專門處理綠色金融項目。因此,E20研究院特向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環保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提出如下建議:

(一) 加大綠色金融對環境產業支撐環境企業打開上市“綠色通道”

綠色金融的首要支持目前應該是環境產業,應該能成為推動環境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因此我們建議從國家層面,鼓勵擴大綠色金融對環境產業的支撐作用。為環境企業的發展打開“綠色通道”。首先,在綠色信貸上對環境產業進行傾斜;其次,在企業的融資方式上,鼓勵金融機構進行模式創新,比如設立綠色股權投資基金、綠色融資租賃、綠色資產證券化等;再次,在接通資本市上,為環境產業的優秀企業開通“綠色通道”,推動環境企業的發展壯大,更好的服務于當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二) 利用專業第三方智庫的力量加強對綠色金融服務及產品體系的頂層設計

鑒于環境產業的重要性,應給予環境產業或企業一個合理的評分估值,擴大環境產業綠色資產的估值,讓綠色資產的估值比其他資產高出一個估值分量,讓環境產業的綠色資產比其他產業綠色資產高出一個估值分量。把環境產業或企業的社會價值匹配到這個估值的角度,并形成一套可量化的標準體系,而從為環境企業在上市、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這樣既可調動環境企業的積極性,更好發揮環境企業的社會責任,又可推進綠色金融健康快速的發展,從而使二者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互動共生體系。

12

編輯:汪茵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