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29 10:24
來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
繼3月26-2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歷一次中至重度污染過程后,28日凌晨開始,京津冀區域開始受到沙塵天氣影響。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緊急組織大氣環境和氣象領域專家對本次過程進行了分析會商,邀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課題組成員、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恒德研究員進行解讀。
1 總體情況
28日早晨,北京市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久違的“土味”,微信朋友圈也被北京上空土黃色的照片刷屏,各種APP軟件顯示北京很多監測站點出現“爆表”,首要污染物是PM10。
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分析表明,這些爆表站點的PM10濃度基本都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有的站點甚至高達3000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則在200微克/立方米左右,和昨天持平。同時,SO2、NO2和CO等污染物濃度維持在正常水平。
圖1 北京市28日0時-8時的污染特征雷達圖
通過北京市污染特征雷達圖分析,28日清晨5點開始,北京市粗顆粒濃度出現明顯升高,6點后轉為非常突出的粗顆粒特征,5時-7時的PM10小時濃度瞬間由282微克/立方米飆升至2000微克/立方米左右,表明這是一次典型的沙塵污染過程。
2 成因分析
圖2 3月27日-28日全國沙塵實況
受蒙古氣旋和冷空氣共同影響,來自蒙古國中東部及內蒙古中東部的沙塵自3月27日白天開始影響我國內蒙古中東部及東北大部西部。
圖3 風云四號氣象衛星沙塵監測圖(3月28日9時)
28日凌晨,呼和浩特的PM10濃度出現爆表。隨著氣旋向東移動,氣旋后部偏北氣流進一步南壓,沙塵天氣影響我國華北中北部及東北地區中東部區域。28日上午9點的衛星遙感圖像顯示,京津冀北部、山西北部、遼寧西部地區存在明顯的沙塵帶。
圖4 沙塵氣團沿途城市的PM10小時濃度變化
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大同、張家口、承德、北京一線的PM10濃度都出現爆表。其中,張家口的PM10濃度高達3000微克/立方米左右。
圖5 北京氣溶膠消光時序圖(3月27日5時-28日5時)
從后向軌跡分析來看,今天早晨的沙塵暴源于蒙古國腹地和內蒙古中部沙源地,沿偏北路徑向渤海灣輸送,影響沿途城市。北京地面激光雷達監測顯示,沙塵氣團在28日凌晨已到達北京地區上空,早晨5點左右開始影響地面空氣質量,這解釋了北京市民今天早晨看見土黃色天空的原因。
3 總體污染預報
根據最新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預計今明兩天,京津冀中南部及河南北部地區將受到不同程度沙塵天氣影響,PM10小時濃度將短時升高。28日午后,隨著垂直擴散條件改善,北京市PM2.5濃度將逐步下降,但由于上風向區域仍處于沙塵區,沙塵天氣影響將維持到29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提醒您在戶外活動時注意做好健康防護措施。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