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8 10:17
來源:安陽市政府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市環保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安全監管局、市政府國資委,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11.加大重點行業整合提升力度。2018年5月底前,編制完成《安陽市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2018年年底前,相關縣(市、區)政府屬地負責,組織完成林州市鑄造行業、內黃縣腐竹行業、北關區印染行業、殷都區和龍安區鐵合金行業等傳統產業的優化整合、搬遷入園工作。入園后的企業要進一步提升治理標準,實現主要污染物超低排放(具體標準按照2018年工業污染深度治理專項方案執行)。對布局分散、不按要求整合入園的企業依法采取關停措施。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市環保局,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12.嚴格控制城市規劃區內新批新建涉氣企業。科學合理確定城市規劃區重點產業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禁止新建不符合城市發展規劃、不符合產業發展定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工業企業、公路運輸企業等。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市環保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13.嚴控“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監管機制,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設備,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員作用,加強企業環境監管和巡查檢查,確?!吧y污”企業不出現“死灰復燃”。凡被各級督導檢查核查發現“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的,一律實施環保問責。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市國土資源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三)逐步改善交通運輸結構。
14.大力發展鐵路貨運和多式聯運。對既有鐵路線路進行擴能改造、設備升級,加快整合我市鋼鐵、煤炭企業所轄的鐵路資源,提高鐵路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鐵路運輸量,形成輻射資源腹地、服務工業園區的區域地方鐵路網。加快安鋼集團公司冷軋項目專用鐵路線建設,提高安鋼集團公司等重點企業鐵路貨運比例。組織實施“多式聯運+”工程,完善鐵路站與物流園區、重點企業的無縫銜接,進一步提高跨運輸方式資源整合能力,到2018年年底,完成1個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多式聯運吞吐量力爭完成1萬標箱。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商務局、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安陽車務段,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15.全面完成車用油品質量升級和持續打擊劣質售油行為。發展改革部門牽頭鞏固國六標準汽柴油的全面推廣使用成果。商務部門牽頭全面禁止銷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嚴厲打擊流動加油車售油、違規銷售散裝汽油和成品油流通領域其他違法違規行為,遏制劣質油品反彈勢頭,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沿線的加油站點全面銷售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車用尿素,保證柴油車輛尾氣處理系統的尿素需求。質監部門負責開展對乙醇汽油調配站等生產加工環節的油品質量抽查。工商部門負責開展對加油站、儲油庫等流通環節的油品質量抽查,對銷售不合格油品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情節嚴重的,由商務部門依法吊銷成品油零售許可證。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中石化安陽分公司、中石油安陽分公司,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16.加大對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監管力度。商務部門要加強行業監管,每季度抽檢加油站的比例不少于轄區內加油站總數的20%,督促各油庫、加油站確保油氣回收裝置正常運轉率達到100%。發現油氣回收裝置不能正常使用的,要及時通報屬地環保部門,依法予以處罰,并監督其糾正違法行為。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環保局,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17.開展貨運車輛油品質量抽檢。2018年5月底前,建立貨運車輛油品質量抽檢制度,在涉及大宗原材料、產品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對承擔企業原材料、物料、產品等運輸任務車輛的油品質量和尿素使用情況進行例行抽檢,對使用不符合國六標準汽柴油的貨運車輛,逐一溯源加油站點,依法從嚴查處;對未添加尿素的貨運車輛,依法處罰并全部勸返。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18.繼續推進老舊車淘汰。對達到強制報廢標準,機動車所有人逾期未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的,按規定告知機動車所有人,公告機動車牌證作廢。同時,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要將全市黃標車、老舊車信息錄入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黑名單”數據庫,禁止駛入高速公路;對屬于已注銷的黃標車和已報廢的老舊車,納入緝查布控系統現場查究。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19.加快推進遙感監測及網絡平臺建設。2018年6月底前,在城市主要進口、高排放車輛通行的主要道口安裝10套以上固定垂直式遙感監測設備、2套移動式遙感監測設備;建立網絡監控平臺,實現國家、省、市三級聯網。對于通過遙感監測發現的超標排放車輛依法進行處罰,要溯源車輛制造企業、排放檢驗機構、所屬運輸企業、注冊登記地、行駛途經地等,并向社會曝光。對于問題突出的相關企業,實施多部門聯合執法懲戒,依法責令車輛制造企業限期整改或召回,督促所屬運輸企業及時提升所屬車輛排放水平或者淘汰更新超標車輛。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20.加強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管理,嚴把機動車排放定期檢驗關,確保機動車達標排放。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質監局,各縣(市、區)政府,各管委會。
21.完善重污染車輛管控措施。
(1)2018年4月底前,完善制定機動車管控實施方案,科學確定普通干線公路繞城和專用繞城通道路線,完善城區環路通行條件,明確國三(含)標準以下的貨運車、客運車、渣土車等柴油車輛禁限行區域、路段以及繞行具體路線,嚴控重型車輛和農用三輪車等進城。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