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0 14:32
來源:淄博市政府
4.城市棕地修復
加快修復老工礦區的工礦業廢棄地、實現廢棄物的修復利用,是實現我市老工業城市轉型、城市生態建設良性發展的有效途徑。修復前應進行詳細地土壤污染調查和風險評價,合理選擇修復模式和方法。綜合運用物理、化學、植物、微生物等方法進行土壤修復和改良。對于重金屬污染、毒性廢物及固體廢棄物應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土壤修復。對于不能消除的污染物,要采取清除和隔離等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重點實施張店區工礦污染場地治理與修復,高新區山體礦坑修復,逐步推動張店區、淄川區、博山區、高新區等老工礦城區的產業轉型升級。(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
(二)城市修補目標與重點工作
城市修補工作主要包括城市功能完善、城市更新模式轉變、城市風貌的營造和城市文脈的延續。城市功能完善重點是通過修補城市路網、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市政設施,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城市更新模式轉變重點是利用微更新、環境更新、拆除違法建設等措施展開城市更新,避免大拆大建帶來各種問題;城市風貌營造重點是運用城市設計的手段,加強對城市色彩、建筑風格、廣告牌匾的管理,塑造城市風貌特色,樹立城市品牌形象;城市文脈延續重點是通過保護歷史遺存,弘揚民風民俗,發展文化產業,彰顯城市文化魅力。
1.深入推進“三改三建”工作
把實施棚戶區、老舊住宅小區、背街小巷整治改造與便民農貿市場建設、城區公廁改造建設、停車場規劃建設一并推進。積極推進老城區的改造和管理,完善配套設施,分期提升老城區品質。加大老舊居住小區綜合整治力度,2018年提前全面完成268個小區、1560.84萬平方米、19.5萬戶的改造任務。加快棚戶區改造,將城郊村、城市危房、建制鎮區、采煤塌陷區納入棚改范圍,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城市危房改造任務,一并推進城區公廁改造建設、停車場規劃建設和便民農貿市場建設,力爭用2-3年時間完成城區公廁的改造建設,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三改三建工程指揮部成員單位)
2.開展違建治理行動
組織成立專門督查組,督促全面展開違法建設治理行動,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五水共治”“兩路兩側”“四邊三化”等行動,從重點區域、重點對象、重點環節入手,統籌推進專項整治行動。2018年進一步推進各項違法建設治理行動,依法拆除違法建設,為營造良好的城市發展環境打下堅實基礎。(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配合單位:市城管執法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規劃局)
3.突出新舊動能轉換,改造老舊廠區
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聚焦聚力做好“四篇文章”,即傳統產業集中做好“高”的文章,通過技術改造、裝備升級、產品換代、拉長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動能培育集中做好“新”的文章,在“無中生有”、創新創業上下功夫,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產業結構集中做好“輕”的文章,實現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轉變,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生態集中做好“綠”的文章,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實現綠色發展。對老舊廠房原有建筑進行合理改造再利用,延續工業文明,實現城市的有機更新。重點推動張店區、博山區、淄川區老工業片區的產業提升。(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人防辦)
4.健全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環境品質
健全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重點推進醫療衛生、基礎教育、文化體育、社區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優化,形成市、區縣銜接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網絡體系。針對“大班額”、養老難、看病難等問題,以構建一刻鐘公共服務生活圈為總目標,結合實際,實現醫療衛生、基礎教育、文化娛樂、公共體育、養老服務的完善提升,補足城市短板。(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衛生計生委、市體育局)
5.改善交通出行條件
著力打造國省干線“兩環兩連七縱十二橫”公路體系,實現城市組群間快速通達。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優化路網結構和級配體系,探索和推行網格化的街區制管理模式,改善城區交通微循環,推進交通微改造行動,對城區斷頭路、瓶頸路逐年鋪排改造建設計劃,提高城市通透性和道路通達水平,疏解人流車流,緩解交通擁堵問題。構建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發展“自行車+公交”和“步行+公交”換乘模式,打通公交“最后一公里”。(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規劃局)
6.優化公共空間,塑造特色風貌
完善城市設計工作,強化對城市要素的控制引導。精心規劃設計淄博新區、高鐵新城等重點區域,城市出入口、城鄉接合部等門戶地區,孝婦河、范陽河等河流沿岸,改造東豬龍河蓬河段,以及鐵路、高速公路淄博段沿線區域等,從整體平面和立體空間上統籌建筑布局,打造現代城市新標桿。(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配合單位:市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與漁業局、市城管執法局)
7.保護利用歷史文化
認真落實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核心區規劃,大力弘揚齊文化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文化精髓,加強齊長城等文物保護管理,推動“齊國故都與齊王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推動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建設稷下學宮項目,高水平辦好“稷下論壇”,把齊文化打造成為淄博標志性城市品牌。加快推進文化旅游業融合發展。抓住齊國故都列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機遇,實施“文化+”“旅游+”行動,推動周村古商城、原山森林公園創建5A級景區,建設國內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配合單位: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旅游發展委、市規劃局)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