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2 10:27
來源:邯鄲市政府
日前,河北邯鄲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市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綜合監測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邯鄲市將在全市建立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綜合監測監管平臺,實現大氣污染問題實時發現、快速交辦、有效處置和長效監管。邯鄲市將按照生態環境部要求加密布設熱點網格監測設備,具體在生態環境部已布設188個PM2.5單參數監測設備和先河公司的808六參數微型監測站點基礎上,加密布設T-VOCs單參數或七參數微型監測點位,共計396臺。其中,市主城區(叢臺區、復興區、邯山區、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密布設56臺T-VOCs單參數微型監測點位;市重點污染企業周邊加密布設92臺七參數微型監測設備;市主城區外的各縣(市、區)加密布設248臺七參數微型監測點位。加密布設完成后,可實現232個熱點網格全域監測,滿足數據監測和分析需要,可以有效將污染源報警區域鎖定在500M×500M范圍內,實現精準鎖源全文如下:
邯鄲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全市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綜合監測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
邯政辦字〔2018〕80號
邯鄲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加快推進全市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綜合監測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冀南新區、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關于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大氣污染防治精準鎖源、靶向治理水平,按照市政府要求,在全市建立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綜合監測監管平臺,實現大氣污染問題實時發現、快速交辦、有效處置和長效監管,全面提升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水平,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建強平臺,精準鎖定大氣污染源頭
(一)加強市級平臺統籌協調。市級平臺建在市空氣質量保障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地點設在市科技大廈,統籌協調全市大氣污染熱點網格工作,重點負責指揮和管理各縣(市、區)熱點網格平臺運行,監管各類大氣污染問題整改落實,定期對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平臺運行情況考核問責。市環境保護局負責引入第三方服務公司,按照“市縣統一招標、分級購買服務”的原則,統籌做好平臺建設及運行維護工作,通過整合國控省控市控監測平臺、空氣應急監管平臺、企業自動在線監測平臺、衛星遙感平臺、多普勒雷達平臺、禁燒紅外監測平臺等數據資源,對大氣環境變化狀況進行全過程監測,形成多層次、多元化、多維度的監測信息報告。
(二)強化縣級平臺主體責任。縣級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綜合監測監管平臺,負責對轄區內網格員提交至縣級平臺的各類污染問題及時分類、移交、跟蹤、盯辦,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將問題處置到位,形成“發現排查—鎖源上傳—交辦整改—驗收反饋”鏈條式的運行機制??h級相關責任部門按照工作職責,建立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綜合監測監管平臺,安排專職人員對交辦的各類問題及時整改處置,切實落實行業監管責任。縣級平臺建設標準、操作軟件、平臺顯示窗口、各項功能和系統升級服務等由市熱點網格專家組統一規劃設計。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籌建平臺辦公場所和硬件設備等。
(三)加密布設熱點網格監測設備。鄉(鎮、街道)的一線巡查人員主要以手機APP為監測監管平臺,切實落實好監管“最后一公里”責任。生態環境部對我市重點區域規劃232個熱點網格,每個網格面積為3KM×3KM,每個網格內原則上安裝4臺七參數微型監測設備。在生態環境部已布設188個PM2.5單參數監測設備和先河公司的808六參數微型監測站點基礎上,加密布設T-VOCs單參數或七參數微型監測點位,共計396臺。其中,市主城區(叢臺區、復興區、邯山區、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密布設56臺T-VOCs單參數微型監測點位;市重點污染企業周邊加密布設92臺七參數微型監測設備;市主城區外的各縣(市、區)加密布設248臺七參數微型監測點位。加密布設完成后,可實現232個熱點網格全域監測,滿足數據監測和分析需要,可以有效將污染源報警區域鎖定在500M×500M范圍內,實現精準鎖源。
(四)建立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市級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測監管平臺為一級網格;全市20個縣(市、區)和市建設、城管執法等相關部門的監測監管平臺為二級網格;全市232個熱點網格和各縣(市、區)相關職能部門的監測監管平臺為三級網格。各個網格明確網格長和一線網格員,網格長負責管理網格內的總體工作,一線網格員負責現場巡查,一線網格員每天至少對所負責的網格巡查一遍。各級網格之間建立聯動互通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兼顧、運轉高效、處置有力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二、完善機制,推動問題及時有效解決
(一)市級平臺運行機制。
1.指揮交辦制。市級平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實時關注熱點網格、禁燒紅外監測等各類平臺數據,及時通過市級平臺和手機APP向縣級平臺發布工作指令。
2.過程監管制。平臺管理全程留痕,實時掌握監測平臺上報的問題整改進度,督促各縣(市、區)對長時間、多頻次報警區域的問題和交辦至責任單位的問題盡快整改反饋,指導各縣(市、區)監測監管平臺完善運行機制,動態監管整改進度、整改標準及長效管控措施建立情況。
3.協調調度制。堅持屬地管理責任和行業指導責任相結合,對指令傳達過程中存在的監管缺失、責任不清、主體不明等問題,及時做好協調工作,明確責任分工,推動工作落實。定期調度各縣(市、區)監測監管平臺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問題。
4.執法督導制。對連續12個小時持續報警的同一網格,且縣級平臺處置不力的問題,市級執法隊伍進行專項執法督導,依法查處。對長期出現報警的區域,市級組織專門隊伍,對該網格進行解剖式督查,對解剖發現的問題限期交辦,并全市通報。
5.考核問責制。市熱點網格監管辦公室負責制定具體考核問責辦法,對報警頻次、整改情況、反饋時長等方面進行扣分考核評價。對1個月排名后3位的熱點網格,市熱點網格監管辦公室對所在鄉(鎮)政府、街道辦,全市通報,并在新聞媒體曝光;對連續2個月或者全年累計3個月通報排名后3位的熱點網格,對所在鄉(鎮)政府、街道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對連續3個月或全年累計4次通報排名后3位的熱點網格,提請市政府主管領導約談所在縣(市、區)政府(管委會)主管領導,并建議所在的縣(市、區)委、政府對鄉(鎮)政府、街道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啟動問責程序。年終綜合考核結果報市、縣黨委組織部門,作為年度干部考核的參考依據。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