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24 09:06
來源:晉中市政府
(五)嚴格落實秋冬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
要按照企業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對秋冬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實施分類管理,把治理污染與促進綠色文明施工、生產、運輸結合起來,體現差異化,避免簡單化、絕對化、“一刀切”。完成無組織排放治理要求,由各縣(區、市)政府根據當地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保障民生的要求,在符合國家、省、市錯峰生產要求的前提下,自行合理裁量確定采暖期錯峰生產要求。其中:
非電企業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不限產。
執行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標準企業,國家和省有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標準的且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或低于國家和省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標準30%的,橙色預警期間(含)以下不限產,紅色預警區間限產15%;執行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特別限值標準企業,低于國家和省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標準30%的,橙色預警期間(含)以下不限產,紅色預警區間限產15%。(以在線監測數據計)
2018年10月1日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無法達到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鋼鐵、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鋁)、水泥行業等現有企業及在用燃煤鍋爐,以及未完成無組織排放治理要求的工業企業,一律予以停產治理。
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的水泥企業及承擔居民供暖、供氣等保民生任務的企業,根據承擔任務量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
焦化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達到特別排放限值且完成無組織排放治理任務且生產設施不在城市建成區及近郊區的可以不予限產,在城市建成區及近郊區的限產30%;實現達標排放但未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限產40%以上,其中采取傳統濕法熄焦作業的限產50%以上,未完成無組織排放治理任務的停產燜爐保溫,限產比例根據出焦時間計算。對承擔供氣、供熱任務的焦化企業,在達到當地環境保護要求的前提下,由市政府確定限產比例。
鑄造(瑪鋼)行業(電爐、天然氣爐和安裝在線監測設備且熔化爐污染物排放達到二氧化硫6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80毫克/立方米、顆粒物20毫克/立方以下的除外)采暖季實施停產。采暖季生產的企業在黃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應停產。
磚瓦窯行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到二氧化硫35毫克/立方米、顆粒物10毫克/立方米以下的除外)采暖季實施停產。因民生需要生產的達標排放企業,由各縣(區、市)政府按需定產后報市政府批準。
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的農藥企業涉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實施停產,由于民生等需求確需生產的,應報市政府批準。(以上與國家、省要求不一致時,執行國家、省有關要求)
(責任單位:各縣(區、市)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經信委、市環保局)
實施大宗物料錯峰運輸。各縣(區、市)要做好鋼鐵、焦化、有色、電力、化工等涉及大宗原材料及產品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篩查,摸清產能與原材料運輸比例結構,制定“一廠一策”的采暖季錯峰運輸實施方案。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按照預警要求落實重型運輸車輛錯峰運輸要求。各縣(區、市)要通過廠區門禁系統數據和視頻監控等方式,監督重點企業錯峰運輸執行情況。(責任單位:各縣(區、市)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交通運輸局、市經信委、市環保局)
(六)積極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強化空氣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及隊伍能力建設,完善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會商機制,進一步加強環境與氣象機理研究,全面提高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科學判斷重污染過程,從嚴從高啟動預警響應。(責任單位:各縣(區、市)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環保局、市氣象局)
2018年8月30日前,各地要按照修訂后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及應急響應級別,按行業、按地域進一步細化管控措施,具體到單位名稱、生產地址、經緯度坐標、所屬行業、停工工序、主要產品、產能規模、主要產品產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不同預警級別情況下的停限產措施、污染物減排量和減排比例等,做到“一廠一策”,并向社會公開。(責任單位:各縣(區、市)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環保局)
(七)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支撐
加強監測能力,積極開展網格化精準監測。實施“1+6”城市空氣質量網格化精準監測,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對大氣污染防治的支撐能力,2018年底前,市城區適時開展PM2.5來源解析工作、VOCs來源解析工作,建成1個氣溶膠激光雷達觀測站和大氣組分監測站、光化學站,形成重污染天氣過程顆粒物動態溯源的基礎能力。(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借鑒“2+26”城市跟蹤研究工作模式,建立國家、地方“一市一策”跟蹤研究工作團隊。組織專家對跟蹤研究工作方案開展論證,建立完善跟蹤研究工作機制,明確工作方式,壓實各方責任,建立涵蓋多部門的協作機制,協調相關部門和企業開展實地調研和現場測試,提供“一市一策”研究相關的數據和資料,切實提升大氣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氣應對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完成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編制,定期開展源解析更新工作,完成本區域大氣污染源清單編制和更新工作。(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建設。通過整合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平臺、機動車尾氣監控、重點工業企業視頻監控、建筑工地監控及網格化精準監測平臺等資源,實施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控,研判空氣污染過程,溯源污染來源,對發現的異常數據問題,及時調度相關縣(區、市)及市直相關管理部門開展污染防控督查,實現“定向管控、限時治理、及時見效”。(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區、市)人民政府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責任主體,要進一步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組織領導。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職責分工落實任務要求,其中:市環保局要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統籌協調、調度通報,會同有關部門對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市發改委要負責統籌推進全市清潔取暖工作,完善清潔取暖價格政策,統籌推進“煤改氣”工程,協調解決“煤改氣”氣源保障工作;市經信委要負責督促指導各縣(區、市)淘汰落后產能,協調指導各縣(區、市)“煤改電”工程,督促指導各縣(區、市)工業行業錯峰生產,協調鐵路部門優化運輸結構;市交警支隊要負責督促指導依法查處發現的排放檢驗(包括定期排放檢驗和監督抽測)不合格的機動車上路行駛違法行為,開展其他依法查處工作;市財政局要負責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和冬季清潔取暖專項資金撥付和審核工作;市規管局負責指導各縣(區、市)建成區集中供熱工作;市住建局要負責建筑能效提升工作和市城區重點工程揚塵污染治理,指導各縣(區、市)道路及建筑施工揚塵污染治理;市交通運輸局、晉中公路分局要負責指導各縣(區、市)對道路運輸車輛裝載物掉落、遺撒、飄灑及非法超限運輸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配合開展機動車遙感監測網絡建設工作;市商糧局要負責協調落實符合國家標準的車用油品供應工作,加強對加油站點管理;市煤炭局要負責指導各縣(區、市)開展煤炭質量管控,開展煤炭生產、銷售過程的監督檢查,做好未落實清潔取暖地區的潔凈煤保障工作;市工商局要負責指導各縣(區、市)對流通領域車用油品、車用尿素以及煤炭質量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銷售質量不合格產品違法行為;市質監局要負責指導各縣(區、市)開展車用油品、車用尿素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指導各縣(區、市)按相關規定注銷超出淘汰時限燃煤鍋爐的使用登記證,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資質進行監督管理。市氣象局要配合市環保局開展環境空氣質量預測分析和相關信息發布。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