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07 13:06
來源:大連市人民政府
(四)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嚴格落實海洋功能區劃,加強海洋資源科學開發和生態保護。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依法嚴格圍填海管理和監督,渤海禁止審批新增圍填海項目,對圍填海閑置用地進行科學規劃,引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消化存量圍填海資源。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規劃,黃海海區新增圍填海項目報國務院審批。實施藍色海灣綜合治理,加大渤海、黃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重點整治普蘭店灣等重點海灣污染,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建立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強化排污總量控制。實施劣V類入海河流綜合治理方案,到2020年,消除劣V類入海河流。加強休漁禁漁管理,推進渤海灣等重點水域禁捕限捕,加強海洋牧場建設,加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推進海域、沿海地區生態健康養殖和污染防治,實施近海養殖網箱標準化改造,加強養殖投入品管理。科學界定水產養殖禁養區、限養區、試養區,嚴禁海岸線和近岸海域不合理的水產養殖發展和規模控制。落實港口、碼頭、裝卸站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建設方案,完善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理處置等港口環境基礎設施,提升船舶污染物處置能力。積極治理船舶污染,依法強制報廢超過使用年限的船舶,規范拆船行為,禁止沖灘拆解。嚴格貫徹落實《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加強自然岸線保護,將自然岸線保有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目標;建立海岸線整治修復責任制,對自然岸線整治修復不達標的地區實施用海項目限批。到2020年,全市自然岸線保有率達到35%。
八、扎實推進凈土行動
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重點,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污染,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
(一)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2020年底前,編制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分類清單。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列入名錄的地塊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建立污染地塊聯動監管機制,將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要求納入用地規劃和供地管理,嚴格控制用地準入,強化暫不開發污染地塊的風險管控。2020年底前,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嚴格土壤污染重點行業企業搬遷改造過程中拆除活動的環境監管。推進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
(二)大力推進耕地安全利用。根據土壤污染狀況和農產品超標情況,安全利用類耕地集中的地區要結合當地主要作物品種和種植習慣,制定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根據耕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結果和國家出臺的《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技術指南》,開展國家要求的輕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嚴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嚴格執行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質量標準,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實施農膜回收行動。
(三)嚴防礦產資源開發污染土壤。加快推進全市廢棄尾礦庫綜合治理,落實工作責任和完成治理時限。2020年底前,完成3座廢棄尾礦庫的綜合治理,消除尾礦庫安全隱患,尾礦庫生態環境明顯修復。對重點監管尾礦庫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完善污染治理設施,儲備應急物資。結合全國第二次伴生放射性礦普查,實施礦產資源輻射環境監測,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輻射環境安全的監管。
(四)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針對受污染農用地、污染地塊,規范、有序開展再開發利用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到2020年,全面掌握全市土壤環境污染狀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五)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置。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加快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禁止直接焚燒和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到2020年,實現所有城鎮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全覆蓋,城市實現密閉化收運,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實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鼓勵發展垃圾焚燒發電。到2020年,全市建成區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和標準體系,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全面實現強制分類,以街道為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全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六)有效防控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提升危險廢物和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基本實現主要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市內及省內就近集中處理。提高危險廢物處置利用企業準入標準,推動產業升級,逐步淘汰規模小、工藝水平低的企業。建立廢鉛蓄電池和廢機油等社會源危險廢物回收體系。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監管,按照省統一部署,落實產廢企業生產者延伸制度,建立危險廢物產生處理信息公開等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強化產廢企業監管,到2020年,實現重點產廢企業全覆蓋檢查。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和利用處置等違法犯罪活動。
九、全面整治農村生態環境
統籌推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堅持條塊管理聯動推進、點源面源同步治理,建立健全農村環境基礎設施長效運行維護機制,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改變農村環境臟亂差狀況,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一)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村農業高質量發展。統籌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構建城鄉協調融合發展新格局。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農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農廁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推進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集中連片整治,建成一批美麗宜居鄉村,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到2020年,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基本完善,廁所糞污基本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顯提高,村容村貌顯著提升。強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到2020年,實現全市建制村環境整治全覆蓋。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