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07 14:59
來源:安居樂環保
7月24日,24家環保公司競標天津某VOCs治理項目落下了帷幕。白熱化的競爭究竟有沒有贏家?
2018年6月,天津市某公司公開招標VOCs治理設施項目。此次共24家公司進行購買投標書投標,當天投標會議室來投標的人頭簇動,氣氛十分緊張。
為什么天津的這個項目會吸引了這么多投標公司呢?
因為,該項目的業主單位是天津某大型獨資制造廠。該公司目前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噴漆廢氣,主要污染物為對間二甲苯、乙苯、鄰二甲苯、正丁醇、丙二醇單甲醚等非甲烷總烴,同時含有漆霧粉塵,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影響。該項目由于影響力大,具有典型的示范意義,所以,投標者絡繹不絕。
該項目工藝是通過沸石濃縮吸附+RTO蓄熱式焚燒爐工藝路線。設計的處理風量100000m3/h@25℃的要求,完成有機廢氣的末端處理,保證排放的尾氣達到天津地標后排放。業主的要求十分嚴格,要求不但要有噴漆廢氣處理沸石轉輪+RTO的成功案例,而且沸石轉輪只能是進口的轉輪,不僅要達標,而且盡可能地更高的排放標準,是天津地方排放標準再嚴格一倍。還要求運行成本要低。直接難住了很多投標商,很多廠商知難而退,放棄了投標。最后參加投標的是14家國內的實力廠家。上海安居樂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安全性、凈化效率等綜合實力排名第一奪得該標。
但是,從公示的最后投標的價格可以判斷,即便是上海安居樂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最多只能是微利甚至可能不盈利。整個項目白熱化的拼殺,可以說環保公司基本沒有一家是贏家。
“價廉”的前提在于“物美”,低價不應成評標唯一參考。簡單把價格作為決定性因素,無法兼顧性價比和綜合評估等內在要求,無形中降低了準入門檻。于是,部分資質偏低的中小環保企業為搶占份額不惜先用低價拿標,賺錢就走;因環保產業多元屬性,不少“外行”現也紛紛參與競爭,望用低價分得一杯羹。低價離不開監管,中標后亦不可一勞永逸。對于部分企業,低價只是“敲門磚”,利用合同暗藏回轉空間,或故意拖延、擱置工程,為中標后調價埋下伏筆。
長久下去,對VOCs治理市場的影響必將是深遠的。這是最值得環保公司反思的。在市場一片紅海的情況下,環保公司該何去何從?從這次的競標來看,上海安居樂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價格是中等偏上,勝在RTO的安全性、凈化效率以及天津地區良好的案例、口碑,并非低價中標。或許,只有環保公司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突破技術瓶頸,加強內部管理,實現規模化。同時,國家層面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取消低價中標,才是真正的愛護和培育來之不易的環保市場。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