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脫白”等于“有色煙羽”治理嗎?

時間:2019-01-02 09:54

來源:蕭陽環保

“脫白”和“有色煙羽”成了近兩年大氣治理領域的兩個“熱詞”,很多人以為是同一個概念,只是叫法不同。

有的文章將地方出臺的“有色煙羽”政策單純解讀為“脫白”,還有的專家在論述脫白意義時,通篇在講“有色煙羽”問題,這兩種情況都屬于概念上的混淆。

事實上,“脫白”與“有色煙羽治理”不是一回事。

先給大家解釋這兩個詞:脫白和有色煙羽都是怎么回事?

“脫白”是什么?

所謂脫白,指煙氣脫白,顧名思義,就是消除工業排放的白色煙氣。

我們所見到的白色煙氣,一種是因為煙氣中含塵量較高,達不不到排放標準造成“濃煙滾滾”;另一種是雖排放達標,但由于冬季環境溫度低于煙氣溫度露點而出現白煙現象。

煙氣脫白到底脫什么?

對煙氣脫白的認識,有兩層含義:首先是比較徹底去除煙氣中有害成分,包括減少氮氧化物、硫化物、各種煙塵顆粒物、氣溶膠、超細結晶鹽顆粒物的排放;其次才是減少白煙的視覺觀感。白煙沒了、但煙氣中的有害成分總量沒有根本控制,很明顯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做法。

煙氣脫白治理要堅持兩個原則:

一是經濟,考慮投資運營成本;

二是務實,走實用的技術路線。

兩種技術框架設計的思路:

一是對白煙污染不太嚴重,但觀感、及實際污染物距離排放標準有差距,稍加改造就能達標的情況,大幅度降低脫硫吸收塔出口煙氣含濕量,輕松滿足達標排放要求,適用在中等規模以上的燃煤鍋爐等項目;

二是對白煙污染嚴重,觀感、及實際污染物距離排放標準有巨大差距,在不增加輔助熱源前提下,采用“成熟技術”協同治理的技術路線,在比較經濟的投資、運行費用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白煙排放”。

“有色煙羽”是什么?

官方定義是這么說的:煙氣在煙囪口排入大氣的過程中因溫度降低,煙氣中部分汽態水和污染物會發生凝結,在煙囪口形成霧狀水汽,霧狀水汽會因天空背景色和天空光照、觀察角度等原因發生顏色的細微變化,形成“有色煙羽”,通常為白色、灰白色或藍色等顏色。

定義所述的凝結過程包括兩類物質:汽態水、污染物。在污染物凝結這個層面上,治理“有色煙羽”屬于進一步脫除污染物。

治理有色煙羽并不是在煙氣流程的最末端去控制,事實上它涉及整個煙氣處理系統(脫硫、脫硝、除塵等)的全過程控制。

舉例白色煙羽治理為例子:

產生原因:目前我國大部分燃煤發電機組脫硫系統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工藝,該工藝可使煙氣溫度降低至45—55℃,這些低溫飽和濕煙氣直接經煙囪進入大氣環境,遇冷凝結成微小液滴,從而產生“白色煙羽”。

治理措施:將脫硫后的 45-55℃煙氣加溫到 70-80℃,可以消除白色煙羽。加熱溫度,與環境溫度、環境濕度、脫硫出口濕煙氣溫度有關。

50℃的濕煙氣、在 10℃的環境下、加熱到 71.4℃;

50℃的濕煙氣、在 5℃的環境下、加熱到 86.2℃;

45℃的濕煙氣、在 10℃的環境下、加熱到 57.9℃;

55℃的濕煙氣、在 10℃的環境下、加熱到 87.9℃。

可見,在環境溫度相同情況下,低溫濕煙氣只需要加熱到較低的溫度,就能消除白色煙羽。

按照這個規律,可以采用“先冷凝再加熱”的方法:即用凝結水先對脫硫后的濕煙氣降溫、再用管式氣時,回收了大量凝結水,由于冷凝后的濕煙氣需要加熱的溫度降低,減少了能耗(水析出后濕煙氣的定壓比熱降低)。

采用濕法脫硫工藝的燃煤機組煙囪出口容易形成“白色煙羽”,直接加熱法雖然能夠消除“白色煙羽”,但會增加機組的運營能耗。采用“先冷凝再加熱的工藝”,是治理白色煙羽的有效節能措施。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