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04 09:46
來源: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信號采集與傳輸
6.1 數據采集獲取方式
現場數據采集儀采用無線通訊方式, 直接從電氣參數監測儀表采集數據。監測設備采集數據的成功率應滿足不低于99.8%。
現場端采集設備支持兩種采集模式,分別為高速模式、普通模式。高速模式以5分鐘間隔采集數據;普通模式以15分鐘間隔采集數據。
當電氣參數監測儀表產生異常、故障、越限報警等信息時,由儀表主動向數據采集儀報送數據。
6.2 數據通訊
PEMS 應通過 GPRS、CDMA 等無線方式與中心端監控平臺進行通訊。
6.3 數據存儲
現場端數據采集儀存儲容量不低于1G字節,能存儲30天以上高速模式的數據。其中采集間隔時間可設置,默認間隔為15min;日凍結時間可設置,默認每日24點凍結,默認保存最近30天數據;月凍結時間可設置,默認每月月末24點凍結,默認保存最近6個月數據。監測終端應能保存最近100條事件記錄日志。現場端監控系統應采用對數據加密存儲、加強存取權限控制等方式保障數據安全。
6.4 采集參數選取
現場端數據采集儀采樣數據項:
a) 正反向有功、無功電能;
b) 各相及總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
c) 各相電流、電壓;
d) 非電氣量數據;
e) 總有功電量;
f) 總無功電量;
g) 最大需量及其發生時間;
h) 漏電電流檢測;
i) 諧波總畸變率;
j) 總諧波電流(總表線路);
k) 總諧波電壓(總表線路)。
6.5 數據傳輸要求
6.5.1 數據傳輸協議
數據傳輸應符合HJ 212《污染物在線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要求。通訊命令示例和拆分包及應答機制示例見附E。
6.5.2現場端監測因子編碼規則
為滿足大氣污染工況用電監控的要求,對工況監測因子編碼進行修編擴充。
現場端監測因子編碼格式采用六位固定長度的字母數字混合格式組成。編碼包含工藝類型、設備類型等信息。具體結構如下圖:
第一層:編碼分類,采用 1 位字母表示,‘t’表示治理單元,‘p’表示生產單元;
第二層:工藝類型;表示生產設施和治理設施處理工藝類別,采用1 位阿拉伯數字或字母
表示,即 1-9、a-z,具體編碼參見附A中的表 1《廢氣治理工藝類型編碼表》和表2《廢氣生產工藝類型編碼表》;
第三層:設備類型編號;具體編碼參見附B中的表1 《廢氣治理設施主要設備類型編碼表》和表2《廢氣生產設施主要設備類型編碼表》;
第四層:設備序號,序號從01…99依次表示1號…99號。
第五層:附加碼,由數字或者字母組成,在工況用電監測因子編碼后采用符號“-”進行分隔,具體編碼參見附C中《電氣參數編碼表》。
6.5.3 現場端工況用電監測因子編碼
常見現場端監測因子及編碼詳見附D中的表1《廢氣工況用電監控生產設施監測因子編碼表》和表2《大氣污染工況用電監控治理設施監測因子編碼表》。
6.5.4 現場端數據采集儀MN號規則
針對企業多條生產線,通過數據采集儀的設備唯一標識MN號來進行區分,現場端數據采集儀可支持設置多個設備唯一標識MN號或通過多臺數據采集儀來實現。
6.6 基本信息采集備案
為保障信息的完善性和準確性,需要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http://hbt.jiangsu.gov.cn企業服務欄目“工況用電監控”頁面進行備案登記。
6.6.1現場施工單位信息備案
在項目實施前,現場施工單位應將單位名稱、地址、法人、排污單位性質、注冊資金、經營范圍以及相關資質文件的填寫上傳等。
6.6.2布點方案備案
現場施工單位應將經排污單位確認的勘察點位表《大氣污染工況用電監控系統現場勘察表》(模板見附I)上傳備案。
6.6.3排污單位信息及工藝類型備案
排污單位將單位名稱、地址、法人、排污單位性質、經營范圍、聯系人、聯系電話、排口數量、生產工藝、治理工藝及流程圖等進行備案。
6.7 系統時鐘計時誤差
系統時鐘時間控制48小時內誤差不超過±0.5%。
7 排污單位運行狀況的判定
運用PEMS 采集的排污單位生產和治污狀態數據,采用經驗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等技術手段,對排污單位運行狀態和異常情況進行判定。相關電氣計算公式見附F。
7.1 治污設施未正常運行
生產設施的實際功率在正常生產五日平均值20%上下范圍內,治污設施的實際功率低于額定功率的10%或正常治污五日平均值20%以下;
7.2 排污單位停產不達標
排污單位所有的停產設備的功率大于0時,判斷為排污單位未按照要求實施停產。
功率判別法:
(停產設備總有功功率當前值>0)并且(持續時間>大于門限時間)時,上報停產異常發生事件;
(停產設備總有功功率當前值=0)并且(持續時間>大于門限時間)時,上報停產異常恢復事件。
電量判別法:
(停產設備總有功電量當前值>0)并且(持續時間>大于門限時間)時,上報停產異常發生事件;
(停產設備總有功電量當前值=0)并且(持續時間>大于門限時間)時,上報停產異常恢復事件。
7.3 排污單位限產不達標
選取限產設施前五日正常生產平均負荷(電量)作為基線負荷(電量),排污單位所有限產設備的負荷(電量)在基線負荷(電量)的限產百分比之內,則判定達標,否則判斷為不達標。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