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10 10:40
來源:河南省生態環境廳
6.所有氨法脫硝、氨法脫硫的氨逃逸濃度不高于8毫克/立方米。
(三)水泥行業。2019年年底前,全省符合條件的通用水泥熟料企業完成提標治理。生產能力2000噸/日及以下、列入淘汰范圍的生產線,可不再實施提標改造。
水泥窯廢氣在基準氧含量10%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100毫克/立方米。
2.所有排氣筒顆粒物排放濃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
3.水泥粉磨工序的烘干窯、立磨烘干的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50、150毫克/立方米。
4.所有氨法脫硝、氨法脫硫氨逃逸小于8毫克/立方米。
(四)碳素行業(含石墨)。2019年年底前,全省符合條件的碳素(含石墨)企業完成提標治理。生產能力10萬噸/年以下、列入淘汰范圍的獨立鋁用碳素生產線,可不再實施提標改造。
煅燒、焙燒工序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100毫克/立方米。
2.所有排氣筒顆粒物排放濃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
3.所有氨法脫硝、氨法脫硫氨逃逸小于8毫克/立方米。
(五)平板玻璃、電子玻璃行業。2019年年底前,全省符合條件的平板玻璃和電子玻璃企業完成提標治理。
1.玻璃熔爐煙氣在基準氧含量8%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30、150、400毫克/立方米。
2.所有排氣筒顆粒物排放濃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
3.所有氨法脫硝、氨法脫硫的氨逃逸濃度小于8毫克/立方米。
(六)電解鋁行業。2019年年底前,全省符合條件的電解鋁企業完成提標治理。
電解鋁工業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2毫克/立方米。
2.所有排氣筒顆粒物排放濃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
對已有明確轉型轉產、退城入園、關閉退出規劃的企業,可不再實施深度提標治理。2021年1月1日起,所有位于省轄市建成區的鋼鐵、焦化、水泥、碳素(石墨)、平板玻璃(電子玻璃)企業的所有生產工序,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
河南省2019年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方案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豫政〔2018〕30號)和《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河南省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豫環攻堅辦〔2019〕25號),深入開展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專項治理,持續改善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結合我省無組織排放治理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全流程治理、精細化管控的理念,建立全省無組織排放治理清單,明確各行業污染治理規范要求,完善安裝在線監控措施,細化落實監管責任,嚴格進行核查驗收,強力推動科學治污、精準治污、合力治污。對符合治理規范的企業實行環保綠色調度,對逾期不符合治理規范的企業實行停產治理,對治理無望的企業,由當地政府制定政策,實施關停或兼并重組。
二、工作目標針
對原料運輸、貯存、裝卸、混合、轉運、加裝、工藝過程、產品出料、包裝等各個生產環節存在的無組織排放污染問題,進行全流程控制、收集、凈化處理,同步安裝視頻監控和相應的污染物排放監測設備,2019年10月底前,全省工業企業完成物料運輸、生產工藝、堆場環節的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全面實現“五到位、一密閉”(生產過程收塵到位,物料運輸抑塵到位,廠區道路除塵到位,裸露土地綠化到位,無組織排放監控到位;廠區內貯存的各類易產生粉塵的物料及燃料全部密閉)。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打造行業標桿,全面提升企業形象,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主要任務
(一)明確治理范圍。2019年10月底前,全省范圍內鋼鐵、水泥、火電、焦化、鑄造、耐火材料、有色冶煉、磚瓦窯等所有涉及無組織排放的工業企業,完成物料運輸、生產工藝、堆場環節的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全面實現“五到位、一密閉”。
(二)制定“一企一策”治理清單。當地政府組織本轄區內無組織排放治理企業,對照本方案《無組織排放治理標準》(具體內容見附件)進行自查,建立無組織排放問題清單,問題清單要逐項明確具體車間、工段、設備點位、主要污染物、存在問題等。各企業組織專門力量或聘請專家,對企業進行現場指導,“一企一策”確定治理方案,明確治理標準、技術路線、完成期限,逐企落實監督責任單位、責任人。
(三)嚴格無組織排放治理標準。各企業對照《無組織排放治理標準》和“一企一策”治理清單,認真開展無組織排放治理工作,對無組織排放污染進行提標治理,確保2019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五到位、一密閉”。對逾期治理不到位的企業,依法實行停產整治。對治理無望的企業,實施關停或重組。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