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28 11:37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17年8月8日至9月8日,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青海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12月24日反饋了督察意見。青海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提出的“四個扎扎實實”特別是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全力推進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截至2019年3月底,50項具體整改任務已完成24項。現將全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以更高站位全面推進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全面統籌部署。省委省政府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政治責任,成立了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市(州)政府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綜合協調、整改督辦、督察問責、宣傳報道4個專項工作組。各地各相關部門也相應成立“一把手”任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先后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整改工作動員部署會、推進會等11次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和扎實推進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問題整改工作,多次深入三江源、祁連山、河湟谷地等地區一線督導,實地解決問題。其他省領導結合分管工作分赴各地區,以上率下帶頭推動整改。各地各部門緊盯問題、壓實責任,確保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二是實行清單管理,細化整改任務。省委省政府對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細化分解整改任務50項,列出160條具體整改措施清單,印發了《青海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突出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整改主體責任,逐一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措施、整改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各地各相關部門分級分層細化整改方案,做到了“一個問題、一套方案、一名領導、一抓到底”。省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青海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青海省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銷號工作辦法》,確保整改工作保質保量推進。
三是強化整改督導,推動落地見效。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制定印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整改督辦組分組督辦方案》,抽調業務骨干組成1個綜合組和6個實地督辦組,采取包片區、包事項、月督辦等方式,對50項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實地督辦。各地各相關部門強化屬地責任,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靠前抓、責任單位具體抓,深入現場督辦300余次,及時研究解決存在問題。
四是嚴肅追責問責,倒逼整改落實。省紀委監委制定印發《關于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責任追究問題線索處置的分工方案》,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把環保問責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成立環境保護督察責任追究領導小組和6個問責調查組,對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的7個責任追究問題進行直查直辦。經嚴肅認真調查核實,對11個黨組織和單位、62名責任人進行了問責,其中縣處級以上干部占77.4%,產生了嚴厲震懾,有效推動了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
五是強化宣傳報道,營造整改氛圍。省委宣傳部認真落實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宣傳報道要求,在青海日報、青海廣播電視臺、省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進行時”專欄,全面反映問題整改進展成效,接受社會公眾監督。截至2019年3月,省主要媒體累計刊發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新聞報道2500余條。省級“一臺一報一網”共發布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相關報道627條,為全省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六是健全制度機制,鞏固整改成效。省委組織開展“奔著問題去、奔著困難去、奔著落實去、奔著服務去”大抓落實活動,把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作為一項重點任務進行督導落實。省有關部門結合整改工作實際,相繼出臺了《青海省綠色勘查管理辦法(試行)》《青海省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和祁連山國家公園督查工作制度》《關于保障水電站生態基流的意見》《青海省公路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監督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規定,構建起制度化、長效化整改工作格局。
二、以抓問題整改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臺階
一是綠色發展理念更加牢固。省委省政府及時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八場標志性戰役。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作出“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過程。省委常委會專題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制定印發《關于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重大要求的實施意見》。各級黨委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列入中心組學習和干部年度理論學習重要內容,召開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二是生態環境保護得到加強。認真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環境功能區劃,出臺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研究制定《青海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方案》。認真組織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形成《青海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并上報國家。組織開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春雷2018”專項打擊行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嚴厲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圍繞打造鋰電、光伏制造、金屬合金新材料、鹽湖化工4個千億元產業,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強化行業規劃環保管控,組織實施了一批工業、交通、流域水電開發等重點行業領域規劃環評審查,推進重點產業園區轉型升級,推動有色、火電、化工等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換代和循環經濟建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在最大限度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同時,出臺《青海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實施辦法》,從源頭遏制能耗過快增長。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