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生態環境部:今年將繼續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工作

時間:2019-04-30 09:03

來源:生態環境部微博

2019年4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司長主持發布會,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menu.saveimg.savepath20190430090517.jpg

01

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曹立平指出,近年來,全國生態環境執法隊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堅持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

2018年6月,我部啟動2018-19年度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近一年來,我們統籌調度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力量1.95萬人次,共開展22輪“壓茬式”強化監督,現場檢查各類點位66.6萬家(次),共向地方推送報警網格11917次,幫助地方查找并移交5.2萬個生態環境問題,并全部拉條掛賬,一盯到底,不整改到位絕不放手。從監測成果來看,總體上取得了良好成效,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8年北京市PM2.5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汾渭平原11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

2019年將繼續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計劃統籌調度全國生態環境系統人員2.2萬人次,覆蓋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開展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強化監督,做到壓茬式、無縫隙、全覆蓋。

02

封面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一季度,華北地區多個城市出現空氣質量反彈,請問原因是什么?對完不成攻堅行動目標的城市,是否會追責問責?

劉友賓:每當重污染天氣來臨的時候,公眾總會有一些擔心、憂慮,希望我們的藍天能夠天天有,我們也有這種良好的希望。應該看到,“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和地方大力配合下,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與2013年相比,2018年全國首批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1.7%;北京市PM2.5濃度從89.5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下降43%;珠三角PM2.5濃度連續四年達標,浙江省也邁入總體達標行列;重污染天氣的發生頻次、影響范圍、污染程度都有了大幅度降低。回顧世界各國大氣污染治理進程,中國近年來在大氣治理方面重視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都是十分罕見的。

大家可能注意到,前段時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了一個報告,高度評價了近年來中國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的路還很長,絕不可能一勞永逸。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大、超出環境容量,我國的大氣環境質量仍然還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有專家評估顯示,氣象因素對PM2.5濃度的影響,年際可達±10%,對個別城市可達±15%,月際可達±30%以上。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重污染天氣頻發,大幅拉升全年PM2.5平均濃度,一定程度會抵消全年空氣質量改善效果。

從發達國家大氣污染治理史來看,空氣質量改善是一個長期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大氣污染物濃度在快速下降過程中,遇到氣候條件不利,部分時段出現反彈也是可能的,這是客觀規律。重點是要看趨勢、看發展、看長期,我國目前整體仍處于空氣質量快速改善通道,不能因為短期PM2.5濃度反彈,就對治污思路產生懷疑、失去信心,否定前期的努力和成效,動搖今后的方向和目標。

2018年秋冬季以來,總體上看減排力度并沒有減弱,相關措施也是有成效的。但受厄爾尼諾影響,冷空氣活動較弱,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前兩年明顯變差,加上少數地方前期改善幅度較大出現自滿松懈情緒,使得一些城市PM2.5濃度出現反彈。這充分說明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

為加快推動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下一步我部將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嚴肅問責。按照我部會同6省市人民政府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對由于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務的城市,將依據規定嚴肅問責,不允許以氣象條件為理由來應付搪塞。

二是強化監督幫扶力度。目前,生態環境部組織全國執法力量對“2+26”城市和汾渭平原正在開展強化監督幫扶,督促各地“冬病夏治”,全面完成治污任務。

三是持續開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一市一策”,針對不同城市存在主要問題精準施策,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