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07 10:28
來源:南通政府網
加快機動車排氣監管監控能力建設,成立獨立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管理機構(或移動源污染防治中心),2019年底前,各地達到機動車環境管理能力建設標準要求。加強機動車監管監控隊伍專業化建設。(市委編辦、市人社局、生態環境局牽頭)根據省統一部署,推進船舶尾氣排放遙感監測系統建設。(南通海事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督察考核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是大氣污染防治第一責任主體。市大氣辦要加強日常協調,加密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項目現場督查和調度頻次,每周形成更為精細的空氣質量分析報告,定期向市政府領導報告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對改善不力的地區及時預警、定向督辦通報。各縣(市)、區應建立空氣質量矩陣式管理機制,主要領導對空氣質量負總責,將PM2.5改善目標分解至各個大氣監測站點,建立“點位長”制,每個監測站點由所在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責任人;對排污量較大的重點企業,包干到人,明確1名縣(市)、區黨委、政府領導為責任人,牽頭推進管控措施落實。各地要把大氣污染治理列入黨委、政府的年度重點工作,明確責任人,完善組織推進機制,將全年目標任務和工程項目逐月分解到基層和重點企業,并加大氣治理績效考核評估力度。海安市、崇川區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扭轉上一年度PM2.5濃度不降反升的局勢。港閘區要強化治理,進一步降低臭氧濃度。市各有部門要履行行業牽頭治理責任,制定工作計劃,指導各縣(市)、區相關部門開展工作,并分類考核,完善配套政策,在大氣污染治理中充分履行職能。建立完善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察監管機制。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市級環保專項巡察的重要內容,夯實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對大氣治理重點任務進行強化督察。針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力、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環境質量改善達不到進度要求甚至惡化的地區,開展專項幫扶和駐點督察,強化問責。(市生態環境局、市紀委監委牽頭,市各有關部門配合)
(二)落實資金保障加大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投入。各級財政支出要向打贏藍天保衛戰傾斜,向環境整治任務重、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的地區傾斜,強化專項資金統籌,重點支持燃煤機組煙氣除濕脫白、工業企業提標升級改造、VOCs污染治理、鍋爐及工業爐窯淘汰或清潔能源改造、老舊車船淘汰及更新、大氣監測監控能力建設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項目。鼓勵信貸機構通過財政貼息等激勵政策參與大氣污染治理活動,引導金融機構對環保項目提供綠色信貸資金。制定車船和作業機械使用清潔能源和“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激勵政策。(市財政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工信局、交通局、公安局等配合)
(三)引導公眾參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教育,通過各類媒體及時宣傳全市大氣治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先進做法。在當地主流媒體公布各縣(市)、區空氣質量改善情況,公開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清單,及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信息。通過企業環保總監、企業環境接待日和民營企業環境保護服務站等途徑,加大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激勵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排污者守法意識,強化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引導綠色生產。鼓勵公眾通過多種渠道舉報涉氣環境違法行為。倡導樹立綠色消費理念,積極推進綠色采購和綠色出行,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完善大氣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倡導公眾積極踐行綠色生活,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各有關部門配合)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