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29 10:39
來源:南安市人民政府
近日,福建南安市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貫徹實施方案,具體公告詳情如下:
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雪峰開發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
現將《南安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貫徹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南安市人民政府
2019年7月23日
(此件主動公開)
南安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貫徹實施方案
根據《福建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閩政〔2018〕25號)和《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泉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貫徹實施方案的通知》(泉政文〔2019〕45號),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指標
到2020年,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6項污染物指標優于國家標準,PM10、PM2.5濃度進一步下降,PM2.5濃度力爭降到25微克/立方米,臭氧濃度升高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空氣質量達到省、泉州市考核要求;“十三五”期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完成省、泉州市下達的減排任務。
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綠色發展
(一)優化產業布局。完成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編制工作。推行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嚴格控制高VOCs排放的項目建設,相關新建項目必須進入工業園區。新建煉化項目應符合我省石化產業總體布局的要求。加大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停退出。推進現有大氣重點防控企業優化重組、升級改造。控制新增化工園區。
(二)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嚴格控制新增鋼鐵、鑄造、水泥等產能,執行相關行業產能置換辦法。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以鋼鐵、火電、水泥等行業和裝備為重點,促使一批不達標、不合格產品或淘汰類產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
(三)強化“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制定“散亂污”企業及集群整治標準。開展拉網式排查和分類處置,建立管理臺賬,力爭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建立“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
(四)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壯大綠色產業規模。推動綠色環保產業集聚發展。積極推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
三、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高效能源體系
(五)優化能源結構。清潔高效發展煤電,優先發展熱電聯產。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力度。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21萬噸標準煤以內。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35%以內,清潔能源利用率提高到20%以上。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天然氣消費量力爭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加快電能替代,至2020年,促進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40%。除工藝需求外,淘汰分散型工業燃煤燃油爐窯。電制茶全市覆蓋率達90%以上;全市沿海港口港作船舶、公務船舶使用岸電覆蓋率達90%,50%以上已建的集裝箱專業化泊位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建成上級下達任務指標充電樁。
(六)深化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全市原則上不再新建10蒸噸/時及以下的各類燃煤鍋爐。燃用生物質成型燃料必須使用生物質成型燃料專用鍋爐或配置高效除塵設施的專用鍋爐。加強禁燃區的監督管理,禁燃區完成淘汰燃煤鍋爐及各類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生物質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35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組織對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以及高速公路、國道、鐵路兩側可視范圍開展“消滅黑煙囪”清查整治。
(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廣高效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加大綠色建筑推廣力度。健全能源計量體系。鼓勵農村住房節能改造。
四、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
(八)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制定實施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實施清潔柴油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和清潔油品行動。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有序推進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淘汰。推廣使用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燃氣車輛。
(九)優化調整貨物運輸方式。提升鐵路貨運比例,推進重點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貨物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運輸。提高沿海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制定實施運輸結構調整行動計劃,發展多式聯運,建設城市綠色物流體系。到2020年力爭在主干線高速公路或干線鐵路建成1個貨運樞紐及配套的物流集中區。
(十)加快車船結構升級。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鼓勵使用純電動汽車。加快充電設施建設。2020年底前,全市城市公交更新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適宜應用新能源汽車的道路客運班線實現電動化率達到50%,城市出租車新增或更新優先選擇新能源車輛,城市出租車電動化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分時租賃車輛實現電動化,環衛和物流等城市專用車實現電動化率達到50%。全面實施新建造船舶發動機第一階段排放標準,推廣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船舶。
(十一)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按照全省部署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停止銷售低于國六標準的汽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軌”。研究銷售前在車用汽柴油中加入符合環保要求的燃油清凈增效劑。
(十二)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嚴厲打擊新生產銷售機動車環保不達標違法行為。構建全市機動車超標排放信息數據庫。推進老舊柴油車深度治理。加強上路行駛機動車的監管。建設安裝符合國家標準并檢定合格的機動車遙感監測設備。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劃定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控制區,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2020年底前完成摸底調查和劃定等。推進排放不達標作業機械清潔化改造和淘汰。我市沿海重點港口按照省上有關工作要求時限納入船舶排放控制區管理;強化船舶用燃油執法檢查。加快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建設,提高岸電設施使用率。2020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50%以上專業化泊位(危險貨物泊位除外)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加強內河船舶管理,控制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運輸有機液體等相關物品的車船應設置油氣回收接口。沿海港口新增、更換拖船優先使用清潔能源。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