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北京市發布2019年上半年移動污染源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時間:2019-08-01 14:25

來源:北京生態環境

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保持移動污染源監管力度,為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震懾違法企業,現對上半年全市三類共六起移動污染源環境違法典型案例進行曝光。

第一類、在用車類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重型柴油車多次煙度排放超標

2019年3月4日和19日,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在對北京中通大盈物流有限公司的兩次執法檢查過程中,均發現該公司使用的重型柴油車存在煙度排放超標現象,且查閱檢查記錄后發現存在同一車輛多次排放超標行為,其中一輛一年內被檢測超標9次,按照自由裁量基準從重處罰。依據《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及相關規定,責令其三日內改正,兩次共計處一萬二千元罰款。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規定:在用機動車應當符合本市機動車排放標準,并定期進行排放污染檢測。在用機動車排放污染物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機動車所有者或者使用者處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據數據統計,2018年本市處罰超標重型柴油車32.53萬輛次,超標車輛平均被處罰3.3次,超標處罰超過10次的本地車輛845輛,超過40次的13輛,單車被處罰記錄最高達64次,作為執法部門必將嚴厲加大處罰力度,研究有效的治理手段,控制屢次排放超標違法行為。《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載減速法)》(GB 3847-2018)依據不同的檢測方法對車載排放診斷(OBD)系統、排放污染物等項目,分別明確規定了檢查要求和排放檢測限值。用車企業應采取有效的針對性防治措施,定期進行車輛維護保養,確保達標排放。

案例二:重型柴油車氮氧化物排放超標

2019年3月3日,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對北京市海淀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五隊進行執法檢查,發現該單位一輛重型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濃度超標。依據《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及相關規定,責令其三日內改正,處兩千五百元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不得超過標準排放大氣污染物。企業應當全面了解機動車排放標準要求,掌握所使用車輛排放情況,開展自檢自查工作,確保達標排放。

案例三:非道路移動機械煙度排放超標

2019年4月17日,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在豐臺區張儀村路小瓦窯工地現場進行執法檢查,中建宏偉基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所屬1臺起重機和1臺旋挖鉆機正在施工,經檢測2臺機械的排放煙度值均超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責令其三日內改正,處每臺五千元,共計一萬元罰款。

《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排氣煙度限值及測量方法》(GB36886-2018)針對不同排放階段、不同功率段機械規定了對應的限值標準,企業應當了解使用機械所需符合的標準要求,建立機械使用臺賬,加強維護保養,確保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使用排放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

第二類、機動車檢驗機構違法典型案例

案例四:違規操作出具虛假檢驗報告單

2019年1月28日,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通過查閱日常監控獲取線索,發現北京外運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在2019年1月11日檢測車輛時,因人為原因,未按雙怠速檢測標準的規定對車輛轉速進行控制,并為該車出具了合格的排放檢驗報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及相關規定,對該單位沒收違法所得五十元,處二十萬元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偽造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檢驗結果或者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負責資質認定的部門取消其檢驗資格。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負責定期對車輛排放情況進行檢測,是保證全市各類車輛排放合格的重要防線,應當對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應當主動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實現檢驗數據實時共享。

第三類、油氣油品類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案例五: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污染物

2019年3月26日,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對北京凱天潤達商貿有限公司儲油庫進行監督性檢查,并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其油氣排放處理裝置排放情況進行現場采樣抽測。檢測報告結果顯示,該企業油氣排放處理裝置排放的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為66g/m3,不符合北京市地方標準《儲油庫油氣排放控制和限值》(DB11/206-2010)的要求,屬于營業時向大氣排放污染物不符合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及相關規定,責令其三日內改正,處十二萬元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應當符合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遵守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是造成大氣污染物臭氧升高的主要原因,作為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體物,其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應當加強對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管控,確保達標排放。

案例六:不正常使用油氣回收裝置

2019年3月9日,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對北京中油晟德石油銷售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發現與油氣回收處理裝置相連通的地下儲油罐沒有進行密閉處理。該儲油罐中存放著油氣回收處理裝置處理后的濃油氣和液態汽油,導致大量油氣從地下儲油罐的呼吸閥阻火帽位置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屬于未正常使用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及相關規定,責令其三日內改正,處十萬元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儲油儲氣庫、加油加氣站、原油成品油碼頭、原油成品油運輸船舶和油罐車、氣罐車等,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油氣回收裝置并保持正常使用。油氣的主要成分是烴類,未經處理的油氣直接排入大氣中,對環境影響極大,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同時油氣和空氣混合后很容易達到爆炸極限,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企業應當嚴格執行油氣回收管理規定,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人員管理,定期進行自檢維護工作,確保裝置正常使用。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