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26 10:15
來源:黃山市政府
43.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落實應急管控措施,夯實應急減排措施,提高應急預案中污染物減排比例,黃色、橙色、紅色級別減排比例原則上分別不低于10%、20%、30%。細化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企業各工藝環節,實施“一廠一策”清單化管理。在黃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對鋼鐵、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礦山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實施應急運輸響應。推進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和運輸,繼續落實水泥行業錯峰生產要求。開展氣象干預應對措施,最大限度減輕重污染天氣影響。﹝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交運局、市氣象局依責落實,各縣(市、區)、開發區·鐵山區具體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市、區)、開發區·鐵山區及有關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加強統籌協調,迅速啟動集中整治工作,加強督辦落實,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完成。市大氣辦負責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統籌協調、監督推進、情況匯總上報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對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提請市政府啟動重污染天氣,加強應急響應的統籌、調度、督辦等工作。
(二)確保資金投入
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資機制,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拓寬融資渠道。
強化企業是大氣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污染治理資金以企業自籌為主。綜合運用“以獎代補”、“以獎促治”、“以獎促防”等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
(三)強化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機制
1.堅持工作例會制度
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負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對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統籌、協調和督查。堅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例會制度,對于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并解決,對于下階段的工作進行積極妥善布署。
2.實行大氣重點污染源“點長”責任制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由工作整治轉變為責任整治,繼續推行大氣重點污染源“點長”責任制。按照屬地管理及職責分工的原則,各大氣重點污染源“點長”由該點位具體工作人員擔任,其分管科室(單位)負責人負監管責任,其轄區或行業分管領導負領導責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鐵山區及各相關市直部門根據各自制定大氣重點污染源考核評分方案,加強工作巡查,市大氣辦按月開展并通報重點污染源點位監測數據及排名。
3.深化考核問責制度
實施區域環境質量預警,對1-6月PM2.5累計濃度均值超過年度考核值10%以上、優良天數比例低于年度考核值6個百分點以上的縣(市、區)、開發區,由大氣污染防治指揮部給予預警。預警響應不力、空氣質量繼續惡化、未能完成年度考核目標、嚴重影響全市空氣質量考核目標的縣(市、區)、開發區或部門,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責問責。
4.開展工作調度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實施和協調,開展工作調度。建立大氣污染防治信息定期報送制度。各縣(市、區)、開發區·鐵山區和有關部門在每月3日前以月報形式報送市大氣辦。根據月報情況,全面調度各地工作進展,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并適時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現場督察。
(四)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公眾參與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等形式,做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的宣傳報道,開設工作專欄或???、專題,全方位、大力度、多視角宣傳報道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開展情況,公示各類污染源主管部門的舉報電話、信箱,及時在新聞媒體上發布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等,曝光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強化輿論監督。加大大氣污染有獎舉報力度和范疇,將大氣污染有獎舉報平臺擴展到12345和12369,引導全民參與環境空氣質量保護工作,實行群眾有獎舉報,引導全民參與改善我市環境空氣質量。
2019年度各縣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